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棉毛甲壳素混纺纱工艺探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日常生活的质量。在穿着方面不仅要求美观舒适、讲究个性时尚,而且能抑菌、抗菌、易于护理,有益于健康。应用各种天然纤维和新型纤维,通过混纺、交织,开发各种在外观、手感、功能方面具有功能特征的织物,是纺织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途径。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既保持了棉纱的基本外观,又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菌保健功能,适宜加工成各种高档针织面料,制作成各种高档内衣及幼儿用品。
    1 原料的选配
    甲壳素纤维大分子带有正电荷,与带有负电荷的细菌类微生物接触时,细菌表面的负电荷被中和,从而使细菌活动受到抑制,失去活性,达到抗菌的目的。试验证明,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制效果显著。甲壳素纤维不仅具有持久广谱的抗菌功能,而且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无毒和无刺激等性能,而且耐碱性和染色性能较好。甲壳素纤维的细度较粗,强力不高,纯纺存在一定困难。可通过与棉、麻、腈纶混纺,既具有抗菌、保暖功能,又可改善甲壳素纤维的纺纱性能,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国内外虽然有很多科研单位拥有试验生产线,但其用途不同,其细度和切断长度的规格还没有可直接与棉、毛纤维混纺的规格。按照棉纺工艺要求,应专门选用长度在38mm,细度在0.96 dtex左右的甲壳素纤维。
    毛纤维的种类很多,但与棉纤维混纺,必须选择长度和细度等指标与棉纤维接近的原料,否则将无法确定混和原料的工艺参数。通过筛选,发现有两种原料比较适合与棉混纺,一种是细绵羊毛;另一种是澳皮剪炭化毛。这两种毛纤维的长度都在30mm~45mm,与棉纤维长度接近,但澳皮剪炭化毛的粗腔毛较多,纤维较粗,织物手感粗硬,而细绵羊毛的细度只有20μm,因此选择国产细绵羊毛作为混纺原料之一。
    棉纤维的选择,考虑到最终产品主要用于高档服装面料,为了提高可纺性和产品质量,选用优质细绒棉,原棉的品级为2级。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抗菌防蛀纱,要求保持棉纱的基本外观和性能,同时赋予更好的弹性和抗菌性能。据资料介绍,在纺织品中甲壳素纤维含量为lO%时就具有抗菌性能,为降低成本,确定其混比为10%。综合考虑纱线功能、可纺性和产品成本,确定棉、毛、甲壳素三种纤维的混纺比为60:30∶10,纺纱号数为36.6tex。各种原料的性能指标如表l所示。

    2 纺纱方案的确定
    棉毛甲壳素三种纤维混纺,纺纱工艺流程的选择是重点。棉纤维和毛纤维因原料特性的不同,在传统的加工工艺中分属两个不同的加工系统。我们在纺纱过程中制定了三条工艺路线进行了试验:一是采用毛纤维在毛纺生产线上进行梳理制条,棉纤维和甲壳素纤维分别在棉纺生产线制条,然后在并条机上进行条混;二是采用毛纤维单独制条,棉纤维和甲壳素纤维混和制条,在并条机上混和;三是三种原料分别进行预处理后直接混和,然后在棉纺生产线上加工。对第一种工艺,前纺的工艺比较好确定,混纺比也可以掌握的比较准确,在分别制条过程中也较顺利,但在并条过程中,毛和甲壳素纤维的静电现象严重,绕胶辊现象严重。第二种工艺路线,在开清棉和梳理过程中会有甲壳素纤维落掉,增加成本。第三种工艺路线先将棉纤维开松、除杂、梳理、制成生条后再撕断,然后与毛、甲壳素进行混和。实践表明,这种工艺流程虽然长,但可纺性好,可操作性强,成纱质量稳定,落棉可以回用,可降低生产成本。
    毛纤维表面的摩擦因数大,对加工过程的牵伸很不利,对成纱条干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对毛纤维进行预处理,去除毛纤维表面的鳞片,消除缩绒性。因此,在混纺前先对毛纤维丝光防缩处理,这样也可以使毛纤维细度更细,可改善成纱条干,增加成纱强力。洗净羊毛在进行丝光时,要严格控制丝光的程度,过轻效果不好,过重容易损伤纤维。丝光后要在和毛仓进行和毛,加入适量的和毛油、抗静电剂、硅胶和水,控制散毛的回潮率在20%~25%。
    为了方便组织生产,对原棉的预处理可以用传统的工艺进行开松和梳理,但在生条撕断时要尽可能小于20mm,否则在再加工时会发生缠绕打手现象。选用的工艺流程如下:
    

    3 各工序工艺参数及成纱质量指标
    在开清棉工序中,由于棉和毛纤维都进行了预处理,原料的充分混和是关键,毛纤维比较蓬松,回潮率大,抓棉时毛纤维的抓取量大,并容易缠绕打手,因此可以跳过六辊筒开棉机,其余各打手的速度也应尽量降低,以减少纤维损伤和缠绕打手。
    纺棉时,梳棉工序应适当放大刺辊~给棉板、锡林~盖板隔距,降低刺辊和道夫的转速。除尘刀位置采用高刀大角度,盖板速度选择单螺杆,以减少落棉。
    并条时采用头道牵伸小,二道牵伸大,以改善条子的纤维伸直度,提高成纱强力;粗纱选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和较大的捻系数;细纱后区牵伸偏小配置,以提高成纱条干,减少细节。各工序工艺参数如下:棉卷定量400g/m,梳棉定量22g/5m,刺辊速度750r/min,锡林速度330r/min,头道并条牵伸倍数4.31倍x1.63倍,二道并条牵伸倍数6.35倍x1.35倍,粗纱捻系数113,细纱后区牵伸倍数1.2倍。
    成纱质量指标为:断裂强力11.0 cN/tex,强力CV9.2%,条干CV17%,棉结40粒/g,棉结杂质总数57粒/g。
    4 结束语
    经山东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应用棉纺设备纺制的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成纱各项指标均达到Q/N09SDY006—2003标准合格水平。在棉纺设备上纺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其技术关键是对羊毛进行预处理,以消除静电,防止缠绕罗拉;其次棉纤维单独成条,再与羊毛纤维、甲壳素纤维混和,以减少甲壳素纤维的损失,可降低成本。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其成本按目前的原料价格计算每吨纱在12万元左右,吨纱利润在2.8万元左右。
    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织制的面料具有挺括、不皱不缩、色泽鲜艳、手感柔软、弹性好等特性,特别是具有抗菌防臭、止痒、防蛀的功效,适应消费者追求天然、健康、生态的要求,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已开发出牛仔面料,其风格独特,布面光泽好,丰满有弹性,有抑菌保健的功效。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生产的花色面料,手感滑爽,有毛型感,染色风格独特。
成为纺织技术精英,注册纺织人才网
找纺织人才,来纺织人才网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