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提高天然彩色棉成纱质量的工艺探讨

                                 摘要:针对天然彩棉主体长度较短、纤维细度较细、马克隆值偏低、含杂略高等特点,对纺纱各工序工艺进行了优选,显著提高了棕/白30/70CJ18.5 rex彩棉混纺纱的成纱质量水平。
    关键词:天然彩棉混纺纱;纺纱工艺;精梳;条干;重不匀;棉结杂质
1 原料性能与纺纱工艺流程
    彩棉纤维主体长度偏短。纤维细度较细,强力较低,含杂高,马克隆值较低,可纺性较本白棉差。因此,为了增加可纺性,将与70%的本白棉进行混纺,所纺品种为彩30/白70 CJl8.5tex,原料性能见表l。
 
 
    A002C型自动抓棉机→A035B型混棉机→A1336豪猪开棉→A092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成卷机→A186D型梳棉→A272F型并条机→A191B型条卷机→A201E型精梳机→FA326型并条机→JWF1415型粗纱机→1293M型细纱机(改造型)→AC338型自动络筒机。
2 清棉工序
    由于彩棉含糖较高,为了防止后道各工序发生粘卷、卷罗拉等现象,在清花工序对彩棉加了适量的去糖剂,并进行预开松。针对彩棉纤维长度短、细度细、含杂高、强力差等特点,在清棉工序采用“勤抓少抓,多梳少打,充分混合”的工艺原则,适当降低舸手速度,防止速度过快,将纤维打成束丝,增加棉结。适当减小打手与尘棒隔距,增大尘棒间隔距,加大落棉,从而增加除杂效果。因彩棉含杂较高,70%的大杂质需从清花除去,以减小梳棉的负荷。在清花工序采用本白棉与彩棉分开抓取成卷的工艺原则,避免本白棉与彩棉在抓棉机里进行混合。因为在抓棉机里混合,虽然混合比较充分,但混纺比不容易掌握,为了达到准确的混纺比,采取了在预并条工序进行混合的方法。
    为了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半制品的质量水平,对清花工序的各部位打手速度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
 
    综合考虑用棉与半制品质量两因素,A035棉箱采用打手速度为 480 r/min,尘棒隔距为12 mm,A036豪猪打手速度采用560 r/min,尘棒隔距为12 mm。其他打手速度与尘棒隔距保持不变,凝棉器风扇速度调整以棉流顺利通过为准,速度太低,棉流无法正常通过,速度太高,棉花在风道中翻滚,容易造成棉束,产生棉结,而且造成能源的浪费。
3 梳棉工序
    针对彩棉的含杂高、短绒多等特点,除尘刀采用低刀小角度来增加除杂,同时防止短绒回收。为了防止棉结的增加,将刺辊速度、盖板速度均做相应的调整。刺辊速度由原来的880 r/min调为820 r/min,适当降低刺辊速度,减小刺辊对棉层的打击力度,减少棉结,提高成纱质量。但刺辊速度又不宜过低,速度太低,分梳效果与除杂效果差,生条的杂质增加明显。锡林速度保持不变(360 r/min),同时提高盖板速度,盖板速度由原来的200mm/min调为250 mm/min。增加盖板花量,同时降低了生条的棉结杂质。由于盖板速度提高,加快了机件的运行速度,机配件损坏严重,为此,要注意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具体调整情况与质量变化情况见表3。
    
    对彩棉的梳理工艺具体调整为:除尘刀角度75°;除尘刀高低位置一2 mm;刺辊~锡林隔距0.18 mm;刺辊速度820 r/min;锡林速度350 r/min;盖板速度250 mm/min;锡林~盖板隔距0.17,0.15,0.15,0.15,0.17 mm;道夫速度22 r/min。
    经过以上工艺调整,生条质量明显有所好转。生条棉结杂质为(粒/g)22/32;乌氏条干CV值为5.6%。
4 精梳工序
    为了混合均匀,彩棉与本白棉采用预并混合的方法。为了保证成纱能达到准确的80/70混纺比,在预并混合时,彩棉比例应偏高掌握,最好能达到31/69的混纺比。掌握准确的混纺比以后,预并工艺也应做适当调整。预并原来本白棉工艺为罗拉隔距5×10,压力棒调节环直径为14 mm,车速为220 m/min调整后工艺为罗拉隔距4.5×9,压力棒调节环直径为13 mm,车速为190 m/min。
    由于彩棉中含有大量的短绒,所以精梳工序的任务尤为显得重要。在精梳工序车速应适当降低,增加落棉率,调整牵伸隔距。车速由原来的160钳次/min降为140钳次/min,落棉隔距由原来的11 mm增加到14 mm,落棉率也由原来的15%增加到2l%,牵伸隔距为7 mm。
    经过工艺调整后,精梳条的质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精梳条干CV值为4.82%,棉结为18粒/g,杂质为14粒/g,16 mm以下短绒为13%。
5 并条工序
    精梳后采用一道并条,可缩短工艺流程,节省资金,而且条干水平也能满足要求。为了合理配置工艺,对并条机的工艺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如表4。
    
    经过上述工艺调整后,并条条干CV值由原来的4.34%降为3.48%,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6  粗纱工序
    为了发挥主牵伸区的牵伸作用,改善粗纱条干均匀度和内在结构,缩小了主牵伸区罗拉隔距,采用以主牵伸区为主的工艺原则。由表5可知,罗拉隔距由原来8×23.5×27缩小到7×21×27,后区牵伸倍数由1.35倍减小到1.28倍,粗纱条干CV值由原来4.8%降到4.2%。可见方案1比方案2粗纱条干大为改善。
    由于纤维长度较短,减小罗拉隔距,有利于对牵伸区内浮游纤维的控制,同时适当减小后区牵伸倍数,发挥主牵伸区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粗纱的条干CV值。 
7  细纱工序       
    对细纱工序,罗拉隔距的大小、牵伸倍数的分配对成纱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罗拉隔距调前为18.5×35,调后为17.5×36;后区牵伸倍数由1.32调为1.23;试验结果见表6。   
    
    工艺调整后,细纱的各项指标均有好转。适当减小细纱后区牵伸,发挥主牵伸区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细纱的条干水平,但又不能太小,如果后区牵伸过小,就增加了主牵伸区的负荷。容易出吐硬头现象发生,使粗纱不易被牵伸开来。所以在牵伸分配时,应考虑至牵伸区的牵伸能力,在主牵伸能力允许范围内,适当减小后区牵伸,才能起到降低条干水平的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不仅条干得不到改善,而且还会造成细纱生活不好做。       
    络筒工序采用AC338自动络筒机,槽简速度控制在1300r/min,速度过快.毛羽增加迅速,槽筒速度与毛羽增加成正比。所以在考虑产量的同时,要适当降低槽筒速度,利于控制毛羽。   
8  结语   
    目前彩棉还属于新型纺纱原料,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彩棉的生产量还比较小,所以彩棉的纺纱技术还是一门新技术,由于彩棉有一些特殊的性能,其加工方法与本白棉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在今后的纺纱过程中还应不断摸索,多做试验,慎重选择工艺,只有这样才能使彩棉品种的质量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