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内衣服企加速转型升级 高端缝制设备走俏

  力克(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人员乔筱麟最近发现,他们公司的产品这段时间特别受中小服装企业青睐,市场销售额呈不断增长趋势。而在以前,由于他们的产品相对国产软件价格比较高,前来购买的大多为国内大型服装企业,中小企业并不多。造成这种局面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越来越多中小服装企业转型升级产生的需求。

  中小服企转型升级风

  2010年的夏天已经过半,但中国制造业新的春天才翩然而至。这个春天不只来得有些晚,而且也不够明媚,尤其对于那些中小企业的企业主来说,形容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春天更准确一些。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任何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服装产业都会极其敏感。有些时候,大企业凭借自身优势还有可能相对规避市场波动造成的影响,但对于那些规模小一些的企业,就要每一次都随之阵痛了。

  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的时候,中小服装企业的这种脆弱性就已经狠狠地凸显了出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也被正式地提上了日程。但空有一腔热情,没有市场的推动,种种构想都会显得有些苍白。众所周知,我国的服装企业大多处于国际产业链末端,从事的都是对于国外品牌的贴牌代工生产,产品附加值低不说,也很少有叫得响的原创品牌。于是,金融危机好比一剑封喉,外贸订单大幅萎缩。没有生产动力的企业,盲目搞产业升级无疑是一纸空谈。

  有起必有伏,有危必有机。现在,机会来了,受国际上经济形势整体向好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开始,大量的外贸订单又重新叩开了中国企业的大门,服装产业开始回暖。有些企业老板甚至表示,现在订单多到他们根本不敢去接,因为生产档期早已排满,如果不能按期交货,损失就更大了。

  按理说,订单多了,该高兴才对,为什么这些企业还是高兴不起来呢?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棉花、棉纱价格一涨再涨,原材料货源偏紧,库存量明显不足,过去库存量能满足一个月生产用量,现在仅仅维持5—7天;二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大大削减了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利润空间,企业利润摊薄严重;三是民工荒本来就是这种中小企业心头的痛,屋漏偏逢连夜雨,“富士康跳楼”事件之后的涨薪潮更加令这些企业措手不及;四是新一轮的出口退税取消虽然还暂未涉及纺织服装业,但也不免前景黯淡。

  可以说中小服企都被逼上了华山一条路,只有转型升级这一条路可以走。不是漂亮地迈出这关键性的一步,就是被残酷地踢出市场。大势所趋,一些企业主不得不开始考虑企业转型的问题了,提到转型,不只是提高产品质量那么简单。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在接受采访时提出:“纺织服装产业应关注价值链的提升,要引导行业注重从研发、设计、采购、制造、物流到营销网络的完整价值链的提升。”

  对于具体的服装企业来说,一边是极具诱惑力的国外订单,另一边是民工荒和设备老旧,如何解决这中间的矛盾成为了当务之急。他们最先想到的是在技术上进行投资,也就是更新设备。其实,服装企业装备升级的热潮从前几年就开始兴起,但当时热衷于装备升级的还都是些大企业,这一次中小企业也行动了起来。先进设备节省耗能、提高质量,更重要的是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力强度,正好对症。

  高端缝制设备走俏

  服装行业回暖,自然要带动与之相连的整条产业链,处于上游行业的缝制企业很快也有所反应。日前,本报记者从力克(上海)有限公司的销售工作人员乔筱麟那里了解到,近两个月该公司的销售业绩有了明显的提升,销售量比以前提高了至少2—3倍。问到原因时,乔筱麟表示,新增的购买力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服装企业,这和他们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的产业升级不无关系。

  和普通的缝制企业相比,力克所提供给客户的是科技含量更突出的高端服务,能够帮助生产商缩减多达10%的成本。这正好触到了现在中小服装企业的神经敏感点。如果采用这样的一套解决方案,既实现了企业的产业升级,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成本,为什么不早一点下手呢,购买量会偏偏在现在这个时候井喷呢?说到底还是资金的问题,如业内比较著名的雅戈尔、海澜这样的大企业,资金相对充裕,早就实现了力克所提供的自动化生产。之前中小企业一直还下不定决心进行此项投资,而是拼了命地在劳动力上压榨成本,这一次的产业变局刺激他们必须放手一搏,放弃早先的粗放式经营。

  谈到这,乔筱麟讲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在接受采访的当天上午她恰好接待了一位前来洽谈购买事项的服装企业老总。据她介绍,这个企业并不算大,几百个工人的规模。虽然是被迫转型,但出乎她意料的却是,这个企业自身对于未来的发展思路很是清晰,他们是带着明确的要求来找力克的,一旦采用了力克提供的方案,他们有着预设的期待值。虽然现在还处于购买协商阶段,但这次交易成功后他们会对供应商有着自己的一套评判体系,以决定是否会在力克继续他们的设备以及技术的购买。

  也许并不是这个企业要求高,而是涉及到了服装企业在购买这种高端服务时要面对的另一个关键问题,自动化的设备和技术就需要与之匹配的从业素质高的技术人员。没有这样的人员与之对接,再高级的解决方案也无法着陆。所以缺少这种软性的人才更是中小服企升级路上的难中之难。虽然力克公司表示,他们会配套提供相关的售后培训,确保技术人员在最快的时间学会相关软件和流程。但这也给中小服企一个启示,企业升级任重而道远,除了硬件上的更新换代,更需要在软实力上进行长足的跟进。

  最后,乔筱麟表示,她相信中小服企的转型升级将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延续下去,从国际的经济态势来看,服装行业整体回暖;从国内的政策来看,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加快产业升级的决心也很大;从企业自身来看,他们已经从金融危机后的迷茫期转变到了现在的实干期。不只是对于服装产业,对于力克这样的服装上下游相关产业,这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同时,反过来,一旦中小服企实现了在技术上的充实之后,也定会很好地实现成本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量,增加自身在业内的竞争力。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