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换季反季大促销 消费者不要被低价迷惑


    随着新一轮换季打折促销开始,又到了各式夏装纷纷打折的时节。无论是商场还是街头的服装店,都有“五折、三折”等令人心跳的促销标志,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陷阱也总是喜欢在人们麻痹的时候出现。据有关数据显示,这一时期因为打折商品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消费纠纷不在少数。专家提醒消费者,面对打折促销,消费者要擦亮双眼,冷静消费。选购季末或是反季销售的打折商品时千万要谨慎,以免出现问题后无法维权。

  破解换季商品消费迷阵

    谨防换季产品中夹杂劣质品。换季清仓是商家降价倾销滞销的过季商品,以便购进新货,但往往其中会夹杂着一些质量存在问题的商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仔细辨认。
    换季商品仍应三包。换季商品不等于处理品,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换季促销服装时,要注意是打折还是处理,因为国家法律规定打折商品仍享受三包。除非商家明示该商品为质量有瑕疵的降价处理品,否则,经营者不能以换季降价为由免除三包责任。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后,要注意保留发票和服装的标牌,以备维权之需。商家以商品换季为由,不予开具购物凭证的,可向相关部门举报。
    换季促销,虚折假价。看似打折,实际上却是提了价后的折价,这种明降暗升的伎俩,即使打上三两折,商家仍然能够赚取不少钱。但消费者最后买到的打折商品可能比原价还高。因此即便身处“降价迷阵”,也依然要货比三家。同样款式和质量,价格相差大时,就需注意是否存在“高价”打折陷阱。

  反季商品不要只看价格

    虽然时下还是炎炎夏日,但羽绒服市场却异常火热,不少品牌纷纷打出超低价格反季促销。打对半折扣的,甚至一折的产品比比皆是。有很多消费者表示:“现在是反季促销,羽绒服又便宜又好看,谁买谁就值了。”
    据悉,最近两个月,西单商场羽绒服卖场天天“人满为患”,销量很是可观。厂家也很重视反季销售,供货及时,缺号、断档现象比往年有所减少,而且充绒量等各类标示都很齐全。据悉,9月是羽绒服新老商品的交替过渡期,也将是反季销售的最后时期,从9月中旬开始,才进入羽绒服销售的正季。
    然而,一些路边小店却与大商场形成鲜明对比。一些小店出售或是自行加工制作的羽绒服比商场里的便宜很多,最低70元就可以买上一件摸起来似乎比较厚实的羽绒服,更是吸引不少消费者。但这样的羽绒服质量很难有保障。这些衣服的标签上不标注充绒量等数据,有的连标签都没有。
    据悉,反季羽绒服低价促销的背后,存在着一些不易被消费者察觉的陷阱。国家有关文件明确规定,标示上必须标注有充绒量。而充绒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羽绒服的保暖程度和成本。目前市场上充斥的这类超低价格羽绒服存在的问题,远远不止充绒量这一项,很多小店、小作坊以絮片、碎鸭毛等劣质原料充当羽绒原料,羽绒的蓬松度和清洁度也远远没有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
    业内专家提醒消费者,之所以不少人会陷入低价所带来的质量“黑洞”,一是购买羽绒服的时候没经验,二是过分看重便宜的价格,对质量问题没有加以重视。
    反季产品并不应意味着次品,消费者在选购时不要只贪图价格便宜,要注意到大型商场、超市选购知名品牌。选购时还应当注意羽绒服上的标记是否齐全,要检查厂名、厂址、面料里料的成分含量、洗涤标志、质量等级、执行标准代号等。在保障品质的前提下,对于产品的包装和售后服务,消费者也应该加以重视。(中国质量报/甄书秀)(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