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杭产纺织品要抓牢机遇避开尴尬


  10种输欧纺织品明年起不再受配额限制企业会不会重走追求数量、相互压价的老路?

  近日,欧盟委员会做出决定,在2007年12月31日之后,将不再延长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的进口配额。这就意味着自2008年1月1日起,10种输欧纺织品将不再受配额限制。此前,没有配额的纺织品出口企业,需要花高价购买配额才能出口。

  2005年,欧盟对从中国大量进口的胸罩等廉价纺织品实施配额制度,引起了双方的贸易争议,一些西方媒体称之为“胸罩战”。经过一系列的谈判,欧盟与中国最终达成协议: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配额限制,但允诺在2008年结束这一限制,同时中国自动减少对欧盟的出口量。有关协议将在今年底届满,欧洲的服装进口商现在要求欧盟不要对中国纺织品进一步实施配额限制。对此,欧盟也于近日做出决定,取消对中国的纺织品配额限制。

  据介绍,明年不受配额限制的输欧盟纺织品包括棉布、T恤衫、套头衫、裤子、女士衬衫、床单、女连衣裙、胸衣、桌布、亚麻纱等10类产品。此前,这些产品要进入欧盟市场,企业需花费一笔可观的费用购买配额。

  “配额取消对我们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余杭区一位纺织品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申请了配额,但有时订单并不能和配额吻合。配额多了还可以转手,可配额不够就麻烦了。而不少配额指标是被中介公司掌握的,因此导致配额炒卖价格高出企业承受能力。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多数吃过配额限制苦头的企业对这一消息表示欢迎。他们表示,我市的纺织品大多还是中低端产品,在贸易中价格仍是比较重要的筹码,实施配额限制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产品竞争力。取消了配额限制,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将大大提高。

  不过,一些贸易专家也向记者表示,担心配额取消后可能会出现纺织品量增价跌的情况。杭州市外经贸局一位专家解释说,此前就有这样的例子,市场准入门槛一旦降低,就会有很多企业蜂拥而至,最终纺织企业相互压价,导致利润缩水。2005年初纺织品配额刚刚取消时,国内的纺织品就曾出现过这样的尴尬。

  对此,杭州市外经贸局有关贸易专家表示,要从两方面看待配额取消:一方面中欧纺织品贸易回归到一体化轨道上,使我国纺织品能够在欧盟市场上享受一体化的待遇,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企业必须要冷静、理性对待,绝不能因此头脑发热,以致“重演”2005年那种混乱局面。因此他建议市相关纺织企业理性对待制度调整,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把握出口节奏,不可重走盲目追求数量的老路。

  相关链接

  美千余经济学家反对贸易制裁中国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中国7月出口额创历史第二高水平,令近来预计中国出口量将在下半年下跌的各路经济专家跌破眼镜。大喊美国贸易逆差者发现,“中国制造”并没有导致美国失业率攀升。更令历史重写的是,千余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反对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

  “1028位美国经济学家联合反对对中美贸易逆差采取制裁措施,他们认为保护主义对美国不利。”北岭州大中国金融与企业研究中心创始主任陈超说。

  美中贸易逆差并没有影响美国就业率的减少,密尔肯学院资深华裔经济学家黄华跃(PerryWong)表示,在过去两个月美国就业状况良好,最新失业率仅为4.6%。美国贸易逆差数字巨大,但美国企业的盈利却仍然扶摇直上,投资人更受益匪浅,稳获中国经济发展之渔利。

  该报指出,美国跨国公司制造业大多移师中国。如在美国与另外两家大汽车公司并肩惨败的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2007年预计销售超过100万辆,利润将达2亿3000万美元,中国成为撑起通用汽车公司的海外“脊梁”。

  与此类似,在美国销售萎缩的肯德基母公司YUN,在中国的成长达到22%,声言2007年在中国再开375家分店。麦当劳更不讳言在中国的收获,称中国市场的盈利对其具有决定性作用。响应中国出口锐不可当,陈超教授表示,世界五百强企业,尤其是其中的制造业几乎都搬到中国。

  虽然近来频传中国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但美国商会仍然反对改变在中国实施采购的现状。

  陈超教授举例,中国的出口产品质量上有非常大的提高,因此附加值也增高。中国制衣业不再只做内衣内裤,他们与意大利合资,制作中高档西服,争夺国际市场。而且中国企业已经觉醒,不创造自身品牌将永远是幕后劳工,因此创造品牌成为中国出口产品新趋势。

  “过去许多人不看好中国家电大亨海尔在美国的发展,结果现在海尔不仅广告打上时代广场,而且在美国设厂,生产自身品牌的产品。中国出口不仅从数字上,也从质量上不可同日而语。”陈超教授对中国发展颇为乐观。 (杭州网)(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