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线密度的试验方法——单纤维长度测量法。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等切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和名义长度38 mm以下的等切普通涤纶短纤维。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529—1986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GB/T 14334—1993 合成短纤维取样方法
GB/T 14464—1 993涤纶短纤维
FZ/T 50009.2—1998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平均长度试验方法单纤维长度测量法
3原理
在单纤维长度测量仪上测定纤维的平均长度,再测定纤维的根数和相应的质量,计算线密度的平均值。以分特(dtex)表示。
4仪器和工具
4.1单纤维长度测量仪:最大测量范围150 mm;测量精度0.1 mm。
4.2天平:最小分度值0.01 mg。
4.3绒板:颜色与试验纤维成对比色。
4.4镊子等。
5纤维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纤维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 6529规定执行。
预调湿用标准大气:温度不超过50℃,相对湿度10%~25%。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温度(20±2)℃,相对湿度60%~70%。
6试样及其制备
6.1 出厂检验时按GB/T 14464—1993中7.1.3规定,复验时按GB/T 14334规定,取出实验室试验样品约500 g,并混合均匀。
6.2从实验室试验样品中随机取出约10 g作为线密度试验样品,按第5章规定进行预调湿和调湿,使试样达到吸湿平衡(每隔30 min连续称量的质量递变量不超过0.1%)。试样的回潮率在公定回潮率以下时,可不必进行预调湿。
7试验程序
7.1 按FZ/T 50009.2规定测定纤维的平均长度。
7.2从调湿平衡的样品中随机取出三束纤维(每束约150根),准确数出每束纤维的根数并分别称其质量(精确到0.01 mg)。
8结果计算
8.1平均线密度

试验结果以三束纤维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线密度计算到小数后三位,按GB/T 8170规定修约到小数后两位。偏差率计算到小数后一位,修约到整数位。
9试验报告
9.1样品来源及名称。
9.2本行业标准编号。
9.3试验结果。
9.4 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9.5本标准及引用标准中未规定的操作。
9.6试验日期等。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中段称量法
A1原理
在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下,从伸直的纤维束上切取一定长度的纤维束,测定该中段纤维束的质量和根数,计算线密度的平均值。
A2仪器及工具
A2.1天平:最小分度值0.01 mg。
A2.2投影仪:放大倍数50~100倍。
A2.3切断器:20 mm,允许误差±0.01 mm。
A2.4绒板:其颜色与试验纤维颜色成对比色。
A2.5镊子、梳子、玻璃片等。
A3试样及其制备
A3.1取样
取样方法按6.1规定。
A3.2试样的调湿平衡
试样的调湿平衡按6.2规定。
A4试验步骤
A4.1从已调湿平衡的线密度样品中取1 000根左右,手扯整理几次使之成为一端平齐、伸直的纤维束,依次手扯整理三束纤维。
A4.2在能消除卷曲所需要的最小张力下,用切断器从经整理的纤维束的中部,切下20 mm长度的纤维束中段,切下的中段纤维中不得有游离纤维。切断时纤维束必须与刀口垂直。
A4.3用镊子夹取一小束中段纤维,平行排列在玻璃片上,盖上玻璃片,用橡皮筋扎紧,在投影仪上逐根计数,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准确计数,每片至少数200根,共数三片。
A4.4数好的纤维束逐束称量(精确至0.01 mg)。
A5结果计算

试验结果以三次平行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到小数后三位,按GB/T 8170规定修约到小数后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