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ula 摄影:王阳
2007年3月21日上午在东华大学逸夫楼演播厅,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先生,就安伽、史君墓的宴饮图作了相应的演讲。在演讲中,齐先生讲道安伽、史君墓石刻中奇异的袄教图像,弥补了文献记录的不足,丰富的社会生活图像令人耳目一新,两墓的发现揭开了中亚粟特文化在中国流传的面纱。这一前所未有的科学发掘,年代、墓主人明确,不存在真伪问题的讨论,学界的兴趣集中在讨论石刻图像的阅读顺序、图像内容的释读、图像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制作者的族属等,发表的意见颇多,而齐先生也是站在另一种不同的角度做深入的研究。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先生
以往讨论的问题在于:在探讨图像时忽视了与墓葬的共存关系,对图像解读多采用根据宗教原典和文献记载对号入座的方式。由于基本出发点出现问题,在探讨社会问题上是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两墓的石刻图像尽管包括了大量粟特人的生活方式、组织构成、商贸活动等内容,但墓葬是中国式的,石刻图像主流也属中国系统。纳入这一基本认识的前提下,对于图像理解会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带有艺术创作、歌颂赞美的“图说粟特移民史”,在用于证史时犹要谨慎。
齐教授认为石刻图像是在浓厚的怀旧情绪下,述说着古老的故事,但不是现实的家园,而是理想中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