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利用棉纺设备生产了本白棉棕色棉绵羊绒系列混纺针织用纱,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下面以长绒棉/棕色棉/绵羊绒50/30/20 14.6 tex为例,介绍其生产工艺及措施。
1原料性能
选用新疆巴楚和天彩的棕色棉,其物理指标完全达到同品级本色棉的指标,克服以前所认为棕色棉长度稍短、细度较小、短绒较高等缺点。主要指标:主体长度29.24 mm,马克隆值3.66,短绒率12.05%,单纤维强力18.02 cN,技术品级3.4级。选用长绒棉的主要指标:主体长度33.52mm,短绒率8.71%,单纤维强力25.54cN,马克隆值3.52,技术品级3.4级。绵羊绒是毛纺厂的精梳落毛,其中细绒毛占较大比例,平均直径18.5μm,含油率为0.3%,回潮率为12.5%,平均长度54.3 mm(称见重量Gl_如下:Gl≥100 mm占8%,70 mm≤Gl≤99 mm占14%,50 mm≤Gl≤69 mm占19%,49 mm≤Gl≤30 mm占26%,Gl≤30 mm占33%)。
2纺纱方案的确定
生产中为保证绵羊绒在梳棉机顺利成网,并较精确地控制各成分的比例,我们采用三种混和方法:
(1)撕碎后的长绒棉精梳条与撕碎后的绵羊绒生条(干重比例各占50%)在圆盘抓棉机进行混和。
(2)棕色棉与长绒棉(干重比例各占50%)在精梳预并进行混和。
(3)长绒棉与绵羊绒混和生条与棕色棉与长绒棉精梳条在并条机混和。
2.1绵羊绒的预处理
因为绵羊绒中存有22%的超长纤维和33% 的30 mm以下的短纤维,为了提高其可纺性,应对绵羊绒进行预开松,改善纤维整齐度,排除部分死毛、杂质、短绒。制条工艺流程为:
A002D型抓棉机→A006B型混棉机→A036C型开棉机→A076C型成卷机→1181型梳棉机
在圆盘抓棉机上必须对成团绵羊绒先进行人工细致撕分,绵羊绒卷定量约为320 g/m,梳棉机成条比较困难,可以在梳棉机后绵羊绒卷下加长绒棉精梳条4根,梳棉机前加装导条器,使用直眼圈条盘。
2.2长绒棉精梳条的制条
长绒棉精梳条的制条工艺流程:

3.2主要技术措施
3.2.1开清棉工序
棕色棉开清棉加工时采用柔和开松、多松少打、降低落棉、轻定量的工艺原则,尽量少损伤纤维,落棉适中掌握,打手速度偏低掌握。长绒棉马克隆值较低,属于c级,同时短绒较少,开清棉工艺同棕色棉。
考虑到绵羊绒部分纤维长度长、刚性大、卷曲多,纺纱过程中落物多等特点,预处理时加了4根长绒棉精梳条,绵羊绒与长绒棉干重比例为1.1:1;绵羊绒过于蓬松,难以成卷,必须对混和后原料进行交叉铺层、竖向混和,圆盘加湿器喷雾加湿,各单机尘棒与打手间的隔距放大,打手速度降低。A036C型机梳针打手速度480 r/min,A076C型机综合打手速度700 r/min,成卷机风扇速度1350 r/min;防止绵羊绒多落,尘棒可用薄钢板封闭;成卷机加大紧压罗拉压力,加装夹粗纱装置,用6根粗纱隔层,生产时机器周围加湿器喷雾加湿,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上,成卷后立即用薄膜包好保湿,待后道工序及时使用。开清棉工序工艺参数见表1。

3.2.2梳棉工序
棕色棉采用“强分梳、易转移、少排除、轻定量”的工艺原则。锡林针布型号为AC2030×01550,盖板针布型号为JST-45,刺辊针布型号为AT5610×05611,道夫针布型号为AD4030×01890,做到“四快一正”。锡林刺辊线速比为2.03。长绒棉梳棉工序同棕色棉。
长绒棉和绵羊绒梳棉时锡林针布型号为AC2815×01860,盖板针布型号为JST-36,刺辊针布型号为AT5605×05611,道夫针布型号为AD4030×01890,做到“四快一正”。锡林和刺辊线速比为2.6。
梳棉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

3.2.3精梳工序
为降低精梳条的棉网结杂,提高精梳条质量,我们重点从精梳准备工序着手,对预并工序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由于预并所使用的生条纤维定向性差,前弯钩纤维多,预并牵伸倍数过大,易使棉结增多,既加大了精梳负担,又不利于精梳条质量的提高。因此,经多次试验,我们在预并工序采用小于并和根数的总牵伸倍数,并配以较大后区牵伸倍数的牵伸工艺,取得了较好效果。
精梳预并:干重16.5g/5 m,总牵伸7.41倍,后区牵伸1.61倍,罗拉隔距22.5 mm×10 mm×15 mm,并合根数4根棕色棉+4根长绒棉,出条速度200 m/min。
精梳条卷:干重40.2 g/m,总牵伸1.31倍,并合根数16根。
精梳:干重18.5 g/5 m,精梳落棉率18%,精梳偏心距65 mm,给棉罗拉棘轮14齿,齿轮撑动3齿,给棉长度4.5 mm,牵伸隔距10 mm,锡林速度125钳次/min。
3.2.4并条工序
并条工序采用“轻定量、慢速度、顺牵伸”的工艺原则。牵伸过程中为加强对绵羊绒纤维的控制,隔距采用递缩;为减少缠绕、堵斜管现象,必须用清洁剂揩净罗拉及其他通道,减轻棉条定量,降低车速,并加大胶辊压力,采用抗静电胶辊,使棉条紧密光洁。为了保证混纺比和混和均匀,采用四道并条,在混一并后进行4根棕色棉与长绒棉精梳条+4根长绒棉与绵羊绒预并条。并条主要工艺参数见表3。

3.2.5粗纱工序
粗纱工序的主要任务是牵伸,同时制成质量优良的粗纱以利于细纱机的加工和成纱质量,因此加工时在适当减小罗拉隔距、选用适当的捻系数的同时,注意控制粗纱张力。采用了全封闭悬吊锭翼。主要工艺参数:干定量5.4g/10 m,后区牵伸1.26倍,罗拉隔距18 mm×26 mm×30 mm,捻系数98,锭子速度740 r/min。
3.2.6细纱工序
细纱工序采用“重加压、小钳口”工艺原则。粗纱捻系数较大,在不出“硬头”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的隔距,缩小浮游区距离,施之较大的压力,减小锭差。因绵羊绒经过预处理后,超长纤维较少,细纱压力较大,不必采用滑溜牵伸也能正常生产,不会产生冒粗纱或橡皮纱等疵点。主要工艺参数:总牵伸倍数42.3倍,后区牵伸1.26倍,前罗拉速度190 r/min,罗拉隔距16.5 mm×20 mm,罗拉加压16 daN/双锭×14 daN/双锭×14 daN/双锭,捻系数350,钢领型号PGl 4254,钢丝圈型号7506 5/0。
3.2.7络筒工序
在络筒工序中我们采用了低速度、小张力的工艺原则。采用金属槽筒和进口空气捻接器,这样既可防止条干恶化,也可减少纱线表面的毛羽。络筒工艺:络筒速度800 m/min;短粗节+140%,×2 cm;长粗节+50%×30 cm;细节-40%×30 cm。
4成品质量
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生产的长绒棉/棕色棉/绵羊绒50/30/20 14.6 tex纱成纱质量为:断裂强度17.2 cN/tex,单纱强力CV 11.8%,条干CV 15.04%,细节(-50%)6个/km,粗节(+50%)130个/km,棉结(+200%)133个/km,条干CVb2.63%,10万m九级纱疵5个。
5 结语
为了提高绵羊绒可纺性,改善成纱质量,绵羊绒要进行预开松处理,在不采用加油给乳化剂的情况下,在圆盘抓棉机混和。由于绵羊绒中超长纤维太多,梳棉机盖板隔距不易太大,要进行纤维的拉断处理。为混和均匀,不出色差。棕色棉和长绒棉在精梳预并进行混和,再到并条与绵羊绒进行混和。并条采用四道并合,而且绵羊绒中的超长纤维要在并条使用重加压进行递缩隔距的拉断,增加粗纱和细纱的可纺性。并条、粗纱、细纱均采用低车速。因该品种含有三种不同纤维,在生产中为避免飞花造成相邻品种产生异性纤维,应用聚乙烯布进行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