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透露,根据商务部的要求,该院日前对上海和浙江的民营企业出口业务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中发现,民营企业开展出口业务面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获知国家出口促进的相关政策有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咨询服务,是所调查民营企业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之一。沈丹阳认为,由于国家尚未建立快速通畅的“政府企业直通式”政策传输渠道,出现了企业无法获知全面的政策、政府不知晓企业当务之急的两难局面,这已构成当前促进出口的一大障碍。
其他四方面的困难是:出口业务管理政出多门,外贸、税务、海关、外汇、商检等多道门槛提高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部门间相互有牵制扯皮、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依旧存在;出口促进的金融手段落后,进出口银行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金融服务工具比较单一,对申请企业的限制较多,民营企业难以享受其金融服务;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未发挥出口促进方面的积极作用,各类商会协会还大都停留在招会员、收会费的初级阶段,不能为民营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和业务培训,尤其是在企业遇到反倾销等国际贸易纠纷时,不能发挥组织功能;普遍缺乏外贸经营管理人才和业务人员,成为制约民营出口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据了解,促进民营企业出口是商务部出口促进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上述五方面问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上报了五方面的建议。沈丹阳认为,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比,我国应改变过去较为单纯的“鼓励出口”政策,统盘规划构建“促进出口”政策,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