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厂在1988、1989年新建纺纱车间时,空调系统采用了当时时兴的吸入式设计方案。经过十多年的使用,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1 吸入式空调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腐蚀严重:由于吸入式空调、风机处于洗涤室后,故风机、机壳及机座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腐蚀特别严重,虽使用不足十年,但原3mm厚机壳已腐蚀透,机座也由原来的8mm腐蚀成4mm厚,使风机无法安全运行。
1.2 电机极易受潮:电机与风机为直联式,即与风机处于同一环境,在风机运行时,由于电机发热,周围的空气又是经洗涤后接近饱和状态,当电机停运冷却时,在电机周围的空气就会凝结成小滴,附着于电机上,经电机接线盒和轴渗入电机中,从而使电机受潮接地、烧坏,同时对电机外壳的腐蚀也比较严重。
1.3 送风气流组织差:由于导流板、档水板均在风机前(负压段),气流经风机送入风道前又无任何导流设备,且电机的冷却风扇风向又与风机气流方向相对,故进入风道的气流处于混流状(涡流区大),造成有效风量减小、风压减弱。设备效率只能达到40%。
1.4 溢水管距井水(低温水)管太近,补充的井水(低温水)未经喷淋就溢排走,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热湿交换性能差。
1.5 整个空调室大部分处于负压段,卫生条件差。风机运行不便巡回检查,检修也比较麻烦。
2 重新设计与选型
我们针对吸入式空调存在的问题,经过科学地论证后,首先对细纱4#空调进行吸入式改为压入式的尝试。
2.1 设计
2.1.1 将风机移位:由喷淋室后移到喷淋室前(吸入式改为压入式)。改直联式为皮带传动,机座利用厂内原闲置的铸铁机座。
2.1.2 溢水管由低温水补水池改到喷淋室的大池中,由档水板后排出。
2.1.3 由于风机移位后占了原水过滤的位置,故将水过滤拆除,在喷淋大水池与水泵循环池之间加装了过滤网。
2.1.4 将空调走廊,即安装水泵、配电箱的区域与风机进风区域隔开,形成了完整的混合风室。
2.2 选型
2.2.1 我们在保证原电机不变的情况下,本着高效节能的原则进行设备选型,根据兄弟厂提供的信息和我厂前期技改经验,选用了陕西华翼风机泵有限责任公司的YFZ35-11(S)№16轴流风机,设计风量:13×104m3/s,风压:700Pa,转速1000r/750r/min。配用该空调风机YDT280S-8/6,37kW/18kW,转速:990r/740 r/min。
2.2.2 该风机的特点是:叶片为铝合金一次铸造而成,呈机翼形(西北工业大学研制开发)。轮毂比小,为0.35~0.4。风机吃风面大。高效、节能、噪声低。
3 运行效果
3.1 该项技术改造于99年4月份实施,5月份投入运行。经西北工业大学风机泵研究中心5月28日对风机现场实测.
3.2.1 风量增加了5×104m3/h,提高了59%。
3.2.2 风压增加了213.7Pa提高了54%。
3.2.3 风机转速增加了51r/min。
3.3 经济效益:
3.3.1 根据测试结果计算,万风量节电可达0.8kw/h,每年可节电9万kwh,节资2.73万元。
3.3.2 空调的排水温度比原来提高了1.75℃。
3.3.3 根据6月份的统计,细纱车间的月平均温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4℃
4 结束语
通过这项技术改造的结果,证明我们对吸入式空调改为压入式空调的思路对,选型优,改造是成功的。压入式空调优于吸入式空调:(1)电机不易受潮损坏,并有利于值班员的巡回检查。(2)风机腐蚀性小,设备运行安全可靠。(3)风机效率高,节能效果好。(4)风道送风气流处于层流状,有利于车间的均匀送风。(5)采用皮带传动,减少了风机进风端的阻力,有利于电机的检修保养和安全运行。(6)空调室的卫生条件好。
在今后的技改工作中,我们要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合理配备附机,注意技术信息和经验的积累,不能盲目上马,造成企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