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棉所:黄河流域旱情报告-抗旱防涝治虫促生长,搭好丰产架子夺高产

      自6月中旬以来,黄河流域持续高温,最高气温达40℃,持续时间10天,目前仍在持续,大部棉田出现旱情。据不完全统计,受旱面积890万亩,抗旱面积544.5万亩,约占受旱面积的61.0%。其中6月底7月初局部降雨旱情解除,大部旱情持续加重。同时,由于持续高温干旱,棉盲蝽、棉蚜、红蜘蛛等虫害呈危害加重,局部暴发,对棉花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长江中游也出现旱情与渍涝。当前棉花生长进入盛蕾初花期,黄河也进入雨季,加强抗旱与防涝、中耕培土、清沟作垄,重施花铃肥、搞好化学调控和防治病虫害是当前棉花生产的主要管理措施。
    一、旱与涝概况
    河北6月中旬以来气温偏高1~3℃,最高气温达到40℃,降水偏少且不均,大部偏少一到五成,部分偏少七成到一倍。唐山、沧州东部以及衡水、邯郸市局部地区出现了50mm以上的有效降雨,干旱被解除,保定、石家庄、邢台、衡水等地有效降雨明显不足,6月下旬开始棉田轻度干旱,严重地块有萎蔫症状,总体来看,河北棉花受旱程度加重。
    河南6月中旬各地气温均较常年高1~3℃,降水较常年少四成到一倍。部分棉田旱象显见,麦后移栽棉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套作田因麦后普浇未构成为害。南阳受旱面积70万亩,其中抗旱5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0%,豫东、豫东南、豫北普遍受旱,灌溉一次。
    山东6月中旬以来气温较常年偏高1~2℃,降水偏少一成多,大部见旱。高唐县棉田受旱面积31.5万亩,其中抗旱面积12.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1%;陵县棉田受旱面积8万亩,抗旱面积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9.2%;夏津受旱面积58万亩,抗旱面积1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5.8%;临清少数地块受旱,抗旱面积1.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6%。
    陕西主产区6月中旬开始高温干旱,气温都在35℃以上,最高达到37℃~38℃,渭南市受旱棉田70万亩,其中抗旱面积1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5%。
山西受旱30万亩,抗旱浇水20万亩,占播种面积20%。
局部渍涝。6月30日到7月1日,聊城、菏泽、济宁、德州等局部遭遇强降雨,最大降水量达到228毫米,部分棉田渍涝严重,2万多亩需改种其他作物。
    二、干旱的不利影响
    一是生育期提早。高温干旱导致生长减慢,营养生长弱,营养体偏小,株高低,果节短,生殖生长加快,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弱苗开花提早,另有少数地块脱蕾严重,这对棉花产量的形成不利。
    二是病虫害严重。高温干旱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尤其使虫害加重(表1)。华北东部蚜虫、红蜘蛛和盲椿象均中度发生,黄淮蚜虫、红蜘蛛和盲椿象发生偏重,尤其是红蜘蛛的发生明显重于往年;黄土高原蚜虫发生较重;华北中东部病虫害相对较轻,但陵县红蜘蛛发生偏重。病害主要表现在部分地区枯萎病的发生。
    此外,渍涝导致棉株急性萎蔫,先生是蕾铃脱离,接着叶片脱离,最后是植株再生。
    三、主要管理措施
    7月上旬,黄河长江进入盛蕾初花期,当前≥35℃的高温仍在持续,土壤失墒快,蒸腾量大,干旱加快,植株萎蔫,蕾铃脱落。同时,黄河也进入雨季,存在渍涝危害,因此,生产上要立足抗旱和防涝,追施花铃肥,中耕培土,搞好化学调控,加强病虫害防治,促控结合,实现壮棵稳长,搭起丰产架子,做到“小暑小封行,大暑大封行”。主要措施:
    1、揭膜,追施花铃肥,中耕培土。中耕之前要揭净残膜,带出田外深埋,或收废利用。在底施复合肥田块,追施尿素10~15千克/亩,有条件可施硫酸钾肥7.5~10千克/亩。未施底肥田块,30千克复混肥+10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钾肥/亩。接着用机械或蓄力封根培土,培土高度10~15厘米,可防渍涝,防倒伏,促进“两萎病”的快速恢复。
    2、抗旱灌溉与防涝并重。黄河棉田灌溉要把握“头水晚,二水敢,三水、四水连续灌”原则,可采用地面沟灌,提倡隔行灌溉,灌水量10~20立方米/亩;有条件可采用滴灌或喷灌,持续干旱再浇第一次,水量增加。当期黄河进入雨季,强调打通田间排水沟渠,清理河道渠沟,保证行水通畅,预防大雨暴雨造成的严重内涝。
    3、分类指导抓化调。今年苗情复杂,不同地块和同一田块的苗情差异大。因此,要分类指导,因苗制宜搞好化调。在盛蕾初花期提倡普遍喷缩节胺,早苗壮苗,小暑可以小封行田块用1.5~2克/亩;弱苗迟苗,小暑不能小封行的田块用1克/亩。
    4、加强预测预报,搞好病虫害防治。推广“复配用药”技术,一次防治多种病虫害。盲蝽用“马拉硫磷”或“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棉蚜、飞虱用“吡虫啉”或“啶虫脒”防治;加强二代棉铃虫防治,“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枯萎病用“黄腐酸盐”、“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 毛树春    冯  璐)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