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国丝绸行会的历史作用(1)

                 周德华
              (江苏 吴江 215228)

摘要:丝绸行会随中国丝绸业的发展而萌生,逐渐形成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团体,一方面它促进了丝绸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近代化,另一方面由于其固有的保守性和落后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阻滞行业的进步,特别是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文章阐述中国丝绸行会组织的起源、发展、演变和活动,从正反两方面评述其历史作用。
关键词:丝绸;行会;作用
中图分类号:F40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7003(2005)10-0050-03

 

1、行会雏型

  宋代,丝绸商品经济已相当繁荣,丝织手工业和丝绸商业性城镇大量涌现,如开封、成都、苏州、杭州、婺州(金华)、鄂州及濮院、王江泾等。行业的相对集中又进一步推动丝绸生产的商品化发展,并向周边地区扩散。

  随着北宋政权的南迁,我国丝绸业重心亦随之南移。两宋时期,丝绸生产除官营以外,还有私营及官府民机包织等形式。与此同时,农村还出现半脱离土地的准蚕织户,有些流入城市,成为待人雇佣的丝织工匠,又称机匠或机工,还有些则拥机备料自织,又称机户或织户。

  机工、机户为联络同行情谊,互通信息,以一个共同崇拜的行业祖师——机神(机圣)为聚会场所,建立最原始的同行组织。如杭州早在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建通圣庙,祀褚遂良九世孙褚载,因其将“织绫锦法,归授里人,世袭为业”[1]。苏州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6)在祥符寺巷建立机圣庙,又名轩辕宫,除轩辕外并祀先蚕圣母西陵氏及云机先圣伯余等。元成崇元贞元年(1295)在玄妙观内建吴郡机业公所[2],为中国丝绸行会之雏型。

  南京及镇江亦有类似的组织,但总的看来皆处于初始阶段,比较松散。

2、行会萌芽

  明代,江浙一带丝绸经济进一步发展,丝绸手工业及商业成为城市产业中之主业,举足轻重。明中后期,苏州城内织工、染工各达数千人,东半城比户皆织,尚不包括城廓外五六十里地之农村,丝织业中已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稍具规模的织造工场,设机督织,并分化出专业性较强的机户和机匠。明英宗正统年间(1435—1449)在玄妙观三茅殿基建机房殿,祀轩辕黄帝,成为当地丝织业的正式行会组织。凡机匠向机户揽织,其后甚至各乡区揽织机只,概向机房殿书立承揽,交户收执,规定凡承接加工和雇工织造,都要到此按章程办理手续,以资凭证。

  杭州则“……所出(丝绸)为天下冠,而天下被服,亦为杭州是赖……”又“武林之工艺,莫大于绸与箔,业绸者居城东北隅,业箔者居城之西北隅,十万烟火,二业实居其半……”[3]由于杭城业绸者密集,明以前就有三处机神庙,分别位于今涌金路、艮山门外闸弄口和东园巷。

  宋以来的机神庙之类的早期行会大多系手工业性质。

  晚明,苏南浙北出现一批丝绸特色的新兴市镇,鬻丝卖绸,引来四方商贾,俱到此收货,形成了零星上市和批量收购之间的矛盾,于是产生了专事丝绸贸易的牙行和牙人,市集牙行集零为整,转输他方,货畅其流,促使丝绸贸易的进一步繁荣。

  牙行、牙人和客商的出现使商帮性质的行会组织萌生,如安徽丝商在明万历年间已在浙江湖州府双林镇建式好堂,为早期的同乡同业组织。

3、行会发展及兴旺

  清代,康熙王朝以后进入盛世,社会趋于稳定,丝绸经济繁荣,行业内部分工细化,丝绸商贸活动活跃,丝绸生产的资本活动扩大,出现了颇具实力的牙行和包买主。与此同时,丝绸产区间的商旅活动和经济交流亦日趋频繁,各帮客商来往于各丝绸市集间。练染、丝线、丝绣、踹轴、浆粉之类的作坊亦日渐增多。为保障同业同行或同乡利益,在求生存同发展的意识下,丝绸各行业纷纷组织起来,成立自身的同行组织,中国丝绸行会逐渐步入发展期。至清中叶,中国丝绸行会组织已相当健全,成为中国工商行会组织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支。1840年后,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中国丝绸行会步入近代化进程,主要体现在推动丝绸行业的近代工业化和丝绸对外贸易的扩展上。而行会组织日趋强盛,职能日益完善,并横向发展,出现了跨地区、省区乃至全国性质的丝绸行会组织,其中还有一个特例,就是洋行丝商在中国土地上建立的行业组织。

  笔者从经济史料、地方志书、丝绸专业志书中搜集到清代至民国年间各地各类丝绸行会组织,列于表1,并以此为据评述中国丝绸行会的发展历程、作用和功过是非。

  表1列的148家丝绸行会具有三大特征:第一,以江浙地区为密集。第二,城市集镇居多。以上两点缘因清代以后苏浙一带已是全国丝绸重点产区,而且工商市镇密集。第三,行会的业务属性以丝织手工业和丝绸商业为主,盖因该两业是丝绸行业中的主导产业,次及丝商业,再次是练染踹轴手工业和其他各业,随着丝绸工业的近代化又派生出蚕种业、茧业、缫丝工业和丝织工业等新兴行会组织。








                         来源:《丝绸》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