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是闽东的骄傲。有着17万畲族人口的宁德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畲族聚居地。一千多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畲族人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畲族文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陷入危机,但同时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畲族有着独特的畲族语言。畲语由古畲语“底层”、汉语客家话成分和现居住地汉语方言成分组成。畲族没有文字,畲语是全国畲族通用的民族语言,是畲族最主要的民族特征之一。
畲族服饰文化多姿多彩。畲族传统女装与汉族区别大,色彩艳丽。女性有独特的发式,传统首饰做工精细,别具一格。畲族的饮食、起居、生产、生育、命名、婚嫁、寿庆、丧葬等民俗活动,都有民族特色。
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璀璨夺目,包括歌谣、故事、音乐、舞蹈等,特别是畲族民歌独树一帜,是畲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在全国民族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以祖宗崇拜和多神崇拜为特征的宗教文化,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现有畲族宗祠80多座,宗教建筑400多座。
最引人关注的是畲族的医药学和畲族武术。畲族医药专科性强,具有特殊传艺方式,独特的疾病观和治疗方法,擅长用捏、抓、挑、刮和针刺疗法治痧症,用草药秘方治不孕症、正骨疗伤,盛行食物疗法。畲族武术是在吸取南少林精华的基础上融汇而成,具有步稳势烈,发力短、猛、狠,攻守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掌法等特点。
对于外界而言,畲族文化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和神奇,令人神往。从1956年起,我市根据畲族群众生产、生活内容整理创作的一百多个文艺节目先后在全国和省获奖。在5月19日的第五届闽东招商节中,由畲族歌舞团表演的《五彩山哈》引起了来宾的浓厚兴趣。
一个陷入尴尬境地的文化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畲族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
——畲族乡村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造成原有畲族传统礼仪不断淡化、简化、弱化。在交通方便的畲村,民族服装已经很难见到,婚礼普遍穿婚纱,传统民族习俗几乎被遗忘。能编能唱而健在的畲族歌手现在已经不到20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很少会唱畲族民歌,迁入城镇的年轻一代大多连畲语都不会说了。
———畲族村相对规模小、人口少,财力有限,绝大多数畲族祠堂、宫观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和失修情况。
———大量的畲村文物被盗和流失严重。古田富达畲族村的两座石牌坊,精华部分已被盗走,福安大林钟氏祠堂是闽东钟姓的总祠,被列为福安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不但建筑物破损失修,连极具价值的珍贵神牌也被盗走了5面。在畲族歌王故里的霞浦县溪南白露坑村,大量畲歌古抄本,任鼠咬虫蚀,自生自灭。
———畲族医药、武术、手工艺处于面临失传的边缘。1987年全市有畲医百多人,目前健在的不到30人。随着大部分畲医因年事高而去世,部分畲药已失传或即将失传。畲族武术现在主要集中在金斗洋等几个村,大量年轻人涌入城镇务工,专注练习畲族武术的人数寥寥可数。手工艺的情况更糟,目前能做畲族传统服饰、打制畲族银饰和编织传统竹制工艺品的民间艺人,全市只有10来个,而且都是60以上高龄了。如不采取措施,若干年后,畲医和畲族手工艺术都将失传。
种种现象,令人揪心。去年11月份在我市举办的全省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不禁惊呼:畲族文化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