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发改委:防止过热是下半年调控首要任务

 

  记者 何鹏 马婧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昨天召开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石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等人就上半年工交行业运行情况等作了通报,并就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了解答。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在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下半年,我国将坚持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各项工作措施,确保煤电油运等运行要素稳定供应。 
 
  他说,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我国还将继续清理和纠正一些地方在电价、地价、收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坚决查处违法违规的在建项目。继续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认真执行产业政策,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加快结构升级步伐。 
 
  据介绍,下半年,我国将加快研究制定及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稳妥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加大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并认真组织实施。建立有效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 
 
  朱宏任认为,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高耗能行业的调控力度,从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电力等六个行业运行情况看,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增速总体依然偏快。“这种趋势如不能及时扭转,将加剧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困难。” 
 
  国家信息中心一位专家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表态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意愿。“这几年有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相继出台,宏观调控体系也比较完备,当前关键要继续稳定、完善和落实。”该专家表示。 
 
  上述专家认为,下半年可能出台的调控政策包括以下方面:一、加息;二、通过央票和特别国债等手段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三、由于财政增长超过预算,所以适度紧缩一下财政政策;四、继续控制贸易顺差,鼓励进口;五、加快分配制度改革等。 
 
  ■数据看台 
 
  前5月工业企业利润9026亿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5日表示,今年以来,中央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经济运行总体保持良好态势。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支撑条件继续改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在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增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增长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内需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机械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支撑条件进一步改善。 
 
  他说,今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等因素带动消费品生产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增幅为1997年以来新高。轻工、纺织行业产品内销比重同比提高1.6和1.8个百分点。轿车销量229万辆,同比增长25.9%。 
 
  上半年,机械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9%,增速同比加快2.3个百分点,数控机床、起重设备、塑料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混凝土机械等产品产量增长32.9%-49.8%。 
 
  朱宏任说,从产品结构看,工业行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冷轧板卷、镀层板、涂层板、电工钢板等4大类高附加值钢铁产品产量增长49.5%,高于全部钢材产量增幅25.6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我国部分高耗能行业投资增幅呈回落趋势,装备制造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从进出口结构看,附加值高的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快速增长,纺织品服装出口量减价增,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回落。 
 
  今年前5个月,我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026亿元,增长42.1%,增幅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利润率6.34%,提高0.66个百分点。12个主要工业行业全部实现盈利。 
 
  今年以来,我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随着各地优化发电结构、一批大型高效机组的投产,全国火力发电供电煤耗持续下降,1-6月平均为356克/千瓦时,同比下降8克/千瓦时。 
 
  ■相关链接 
 
  谢伏瞻:宏观调控卓有成效 
 
  记者 薛黎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日前撰文指出,判断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不仅要看经济增长速度,还要看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要全面地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特别是要看到过去四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谢伏瞻表示,中国经济最近四年多的快速发展是总需求水平不断提高、总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的结果;是不断克服发展中的矛盾、消除发展瓶颈的结果;是中国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潜力不断释放的结果。 
 
  他指出,我国总供给、总需求关系并没有发生突变,“对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我国宏观调控是卓有成效的。” 
 
  谢伏瞻还指出,过去四年,一些深层次的体制矛盾逐步缓解,微观经济基础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发改委官员谈热点 
 
  下半年价格总体水平会缓慢上升 
 
  对于社会上比较关心的价格问题,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石刚分析说,从生产资料价格来看,今年以来增幅是逐月回落的。从居民消费价格来看,今年上半年涨幅达到了3.2%,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达到了1.7个百分点,新涨价只有1.5个百分点。另一个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快,对整个价格的贡献达到2.5个百分点。“其他方面的价格基本上还是比较稳定的,说明整个供求状况没有大的改变。” 
 
  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说,今年下半年价格总体水平将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中缓慢上涨,下半年的秋粮收成影响较大。 
 
  他说,现在国内物资供应,包括目前价格上涨的主要商品,如粮食,库存非常充裕,需求也基本稳定。当前价格上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际市场的价格带动。他认为下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和影响价格下降的因素并存,相对而言,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稍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为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78%,因此今年价格上涨最显著的特征是食品类价格上涨。 
 
  曹长庆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周期性。以生猪为例,由于国际粮价上涨,去年猪价过低,以及疫病等因素叠加作用,造成今年生猪的生产20多年来第一次出现明显的下降,导致猪肉价格上涨。母猪怀孕后生出仔猪再长成育肥猪出栏前后约需17个月的时间,因此这种上涨将会持续一定时期。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为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需要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及时解决粮食和副食品生产、供应、价格方面出现的问题。要采取财政、信贷和保险等多种措施,支持粮食、畜牧、蔬菜等主要农副食品生产,同时要从严控制玉米等粮食深加工项目,确保食物供应安全。 
 
  此外,国家将努力保持主要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基本稳定,综合运用控制出口、增加储备、加强监管等价格和财税措施稳定化肥价格,适当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防止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行业投资反弹。 
 
  将着力推进环保收费改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昨天表示,下半年发展改革委将着力推进环保收费改革,逐步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全面推行垃圾处理收费的制度。 
 
  他说,为调动相关企业减排的积极性,发展改革委计划分三年把现行的排污费的征收标准提高到能够补偿环境治理的成本,并且使治污企业能够适当盈利的水平。“这一项政策目前正在研究过程中。” 
 
  曹长庆说,下半年我国还将全面推行垃圾处理收费的制度,扩大垃圾处理费收取的范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也将逐步提高到能够补偿垃圾处理企业的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的成本,并且合理盈利的水平。同时有关部门将改进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方式,降低征收的成本,提高征收的效率。 
 
  他说,由于污水处理的成本与供水成本相当,甚至更高,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污水处理费应该与城市供水价格大体相同。有关部门考虑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费的标准,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达到补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以及城市管网的维护成本的水平。 
 
  据曹长庆介绍,考虑到城镇污水处理的急迫需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将由现在的城市逐步扩大到城镇。对于目前已经征收污水处理费的城市和城镇,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并进行市场化的运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对上调电价申请要审慎决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鉴于煤炭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电力企业的收益也在不断增长,对电力企业上调电价的申请,发展改革委需要“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审慎决策”。 
 
  曹长庆说,实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在煤炭价格上涨较快的情况下,对适度缓解煤价上涨对电力企业成本推动的压力,是有积极作用的。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出现一定上涨,重点合同煤价格上涨多一些,但是实行市场调节的煤炭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甚至在年初的基础上略有下降。 
 
  他说,与此同时,电力企业的收益也在不断地增长,特别是去年实行煤电价格联动以后,弥补了一部分成本开支。另外,今年电力企业通过加强管理,降低了成本,“因此,我们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再来考虑这个问题(上调电价)。” 
 
  据了解,我国五大电力集团企业今年以来多次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上调电价申请。(中国证券报)(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