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线(下)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棉结杂质条干均匀度试验方法
    除棉结、杂质的确定和条干均匀度的评定以外,均按GB/T 398—93附录A内容执行。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麻/棉混纺纱、织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B1适用范围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苎麻、亚麻与棉混纺的原色纱、原色布及经加工后的纱及印染布等混纺比的定量分析方法。
B2方法摘要
    由于苎麻、亚麻和棉都是植物性纤维素纤维,混纺后既不能用手工或简单的机械方法将它们分离开,又不能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它们的成分含量,因此只能用显微镜和显微投影仪方法将它们进行定量分析。
B3仪器设备及试剂
    a)显微镜;
    b)显微投影仪;
    c)哈氏切片机(Hardy Type.Mlcroiome)或PM-2型切片机;
    d)楔形尺;
    e)火棉胶;
    f)矿物油或液体石蜡(paraffin oil);
    g)纤维鉴别剂:由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纺织品检验三处配制。
B4抽样
    从一批纺织品中所抽取的样品,应尽可能做到具有该批纺织品的代表性。
    如样品为纱,所抽取试样应不少于2 m长,假如一批筒子纱5 t,可以抽10个筒子,则每个筒子至少要抽取20 cm(10×20 cm=200 cm=2 m长),依此类推。
    如样品为织物,所抽样品应包括一个完整花样中所有的纱,其尺寸一般至少5×5 cm2若干块。
B5显微镜试验法操作程序
B5.1试样准备
    称取约0.5 g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用纤维鉴别剂CI按浴比1:30,染料浓度2.5%煮沸1~2 min进行染色,用水冲洗至无浮色,干燥后备用。如果是染色纱或染色布不需要用鉴别剂染色。
B5.2载玻片的制作
B5.2.1纤维纵断面载玻片
    将上述样品用哈氏切片机切取0.3~0.5 mm均匀长度的纤维,长度太短,虽容易制成均匀的纤维悬浮液,但鉴别较困难,切好的粉末状纤维移至直径5 cm的表面皿上,加入液体石蜡1~2 mL,用细玻璃棒充分搅匀。制成一个良好的密集的纤维悬浮液,以促使棉和麻纤维分离,然后将悬浮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大号盖玻片均匀展开并固定样品,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液体石蜡,即成待测载玻片。排列成纤维总根数1 000根以上供计算用,排成每种类型纤维100根以上供测纤维直径用。
B5.2.2纤维横截面载玻片
    如B5.1所准备好的纱样退去捻度,变成松散状纤维,或用代表性纱样的原棉和原麻纤维,整理纤维形成相互平行排列、混合均匀的一簇纤维束。用哈氏切片机或PM-2型切片机切成20~40μm厚度的 纤维横截面薄片,将此纤维横截面薄片移至载玻片上,供作面积测量使用。
B5.3纤维计数
B5.3.1  从显微镜下观察纤维,将按照B5.2.1所准备好的载玻片放在一个配有十字线目镜,放大倍数在200~250×(倍)的显微镜有标本移动器的载物平台上,从靠近视野的上角或下角,开始计数纤维,当载玻片沿水平方向缓缓移动越过视野时,识别和计数通过目镜十字线中心的所有纤维,在越过视野的每个行程以后,将载玻片垂直移动1~2 mm后再沿水平方向缓缓移动越过视野,识别和计数纤维,重复这样操作程序,直至全部载玻片都看完,其计数总量应在1 000根以上,如果载玻片上中途测定根数超过1 000根以上则不能中断,必须继续将载玻片全范围内计数完毕。如载玻片的全范围不足1 000根,则需另制载玻片,务使累计纤维总数达到1 000根以上。
B5.3.2纤维计数的投影仪法,将显微投影仪校准,使它达到在投影平面上放大到250倍。然后将按照
B5.2.1所准备好的载玻片放在显微投影仪载物台上,盖玻片朝着物镜,由二个人同时从视野上角或下角开始计数纤维,一个人数麻、一个人数棉。参照B5.3.1所述方法正确地进行计数。
B5.4纤维直径的测定
    校准显微投影仪,使它在达到投影平面上,能放大到500×(倍),然后将按照B5.2.1所准备好的载玻片,放在标本移动器的载物台上,使载玻片的面积能全部投影到,并使每个单纤维能很清楚并精确地用楔形尺测量到,调整尺的位置,使纤维的影子能够清晰地象一根细线一样投射进楔形尺上,而且要将一根纤维长度中央的宽度,作为一点投射到楔形尺上,测量每种纤维的直径,但是注意不要去测量那些测量点在二根纤维交叉处的纤维,和那些短于150 μm的纤维,每种类型纤维最少测量100根,将在混合纤维中,被分析所得每根纤维的直径平方。并计算每种类型纤维的平均数,最后的数值应用μm2表示之。
B5.5纤维横截面面积的测量
    因为棉和麻纤维的横截面均不呈圆形,所以要精确测量混纺织物中每种纤维的混纺百分率,必须测量每种纤维的横截面面积,先校准显微投影仪,使它在达到投影平面上能放大到500×(倍)以上,然后将B5.2.2准备好的载玻片,放在标本移动器的载物台上,使载玻片的面积能全部投影到,然后在投影平面内放一张有一毫米方格的图表纸上,用一支削尖的铅笔,将纤维图像描绘在方格纸上,注意不要去描绘先前已经描绘过的纤维图像,假如在载玻片上的每一种类型的纤维不足100根,就要用另一簇纤维重新照上述方法制备另一块载玻片,务使每种类型纤维达到1 00根以上,在此载玻片上,继续计数和描绘,直到每种类型的纤维有100根被描绘和计数到,计算方格数和方格的部分,测定每种类型单根纤维的横截面面积总和,除以该种纤维测得的总数,就计算出该种纤维的横截面面积,最后所得数值以mm2表示之。
B6计算


B7讨论
    如B5•5所述“由于棉和麻横截面均不呈圆形,所以要精确测量混纺织物中每种纤维的混纺百分率,必须测量每种纤维的横截面面积……”,但测量横截面从制作载玻片直到描图计算,整个过程步骤十分精细,技术要求极高,一个样品检验约需耗时间一周以上,因此一般的工作人员要马上掌握检验方法略有困难,对要求立即配合出证,尤其工厂内要快速知道产品的混纺比显然不宜采用。因此促使我们研究切实可行的办法,设想棉和麻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模拟羊毛),就可以直接测量每根纤维的直径,这样一个样品一二天就能完成全项检验工作,大大缩短了检验时间,但是不可忽视的误差较大,为了两全其美,我们认为每个部门或地区,应就本地生产用的棉纤维和麻纤维在平时认真作好横截面面积的测量工作,积累纤维横截面面积的数据平均值,当样品来后只需作二种纤维的计数试验,将已知的平均横截面面积代入求得两者的混纺比,这样二个小时就能得出混纺比,达到既正确又省时的目的。
  如不需要十分精确的结果时,则纤维混纺组成百分率可利用表B1所列的数据进行计算。


B8其他
  棉纤维与苎麻、亚麻纤维横截面与纵截面显微镜投影图像样照另附。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