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产业链健康发展需要各环节精心维护

 

    我国羊绒产业发展从规模上已经步入高峰期,但品牌推广和国际营销渠道的建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规模发展的高峰即将过去,以后将是中国羊绒企业品牌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羊绒产业链必须良性、协调发展,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责任维护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一位羊绒企业负责人在近日举行的羊绒产业链健康发展论坛上如是说。
    资源大国挣小钱
    从企业数量上看,中国羊绒产业规模逐年扩大:1996年全国羊绒衫出口企业为58家,1999年94家,2006年达到527家。与此同时,中国羊绒企业的利润空间却没有随之上涨:1996年出口羊绒衫的平均单价为37.89美元/件,2003年平均单价为23.45美元/件,2006年平均单价为28.86美元/件。
    羊绒产业规模增长、利润下降的原因隐藏在我国羊绒产业链条的发展中。据北京雪莲羊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的分析,在羊绒产业链条中,利润率不稳定的环节有绒山羊养殖、原料收购和加工,而我国年产山羊绒1.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年出口无毛绒3000吨,占全球羊绒贸易量的60%。利润率稳定的环节是染色和纺纱,但我国羊绒纱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利润率下降的环节是生产加工,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多数企业靠为别人加工生存。因为百货店更希望直接从生产企业进行采购,进出口和批发环节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利润率较高的是品牌销售环节,目前国际市场上3/4的羊绒制品产自中国,但真正的中国自主品牌所占的比例却不足20%。
    在羊绒产业链中,虽然原料掌握在我们手上,但是这个产业最高利润环节——品牌销售却没掌握在我们手中。其结果自然是作为稀缺资源———羊绒的资源大国,我们却只能挣着加工生产的小钱。
    问题集中出在标签上
    现任CCMI(国际羊绒和驼绒制造商协会)和NTA(美国全国纺织业协会)主席的KarlSpilhaus在会上谈到,目前,国际羊绒市场上出现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标签的标准上。
    KarlSpilhaus认为,标签标注错误,给零售商带来巨大损失。2006年1月30日,德国一家零售商召回某品牌所有黑色、炭黑、藏青和驼色的女士外套,按照CCMI的要求进行独立的第三方测试表明,这批标签为100%羊绒的外套,实际上是羊毛和羊绒的混纺产品。意大利海关最近没收了一批将腈纶、粘胶纤维混纺产品欺诈性地标注为100%羊绒的服装。2007年2月13日,CCMI宣布召回日本市场上的80万件标签标注错误的服装(包括毛衫和围巾)。
    标签标注错误引起了CCMI的关注,KarlSpilhaus表示,在未来几个月内,CCMI将密切关注欧洲、日本及美国市场。
    据了解,美国执行的《羊毛产品标签法》对羊绒的定义做了一定的修改,这项修改已经在2007年1月1日生效。该标签法规定:羊绒是一种产自山羊的被毛内层纤维,平均直径不超过19微米,平均直径超过30微米的粗山羊绒含量不能超过3%(重量百分比)。
    中国企业普遍反映,《美国羊绒产品标签法》对羊绒含量标准比欧盟和我国颁布的标准更严格。
    羊绒检测待完善
    来自国内外的羊绒业人士认为,为了保证羊绒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产业链条各环节的行业和企业都需要尽自己的能力履行职责:供应商从源头上控制羊绒质量;买家及中间商制定合理的价格,同时进行不定期的质量检测;而检测机构则要出具严谨而真实的报告。
    据CCMI的律师罗伯特介绍,CCMI市场检测一般分为以下3个步骤:首先,委托独立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其次,通报标签违规的零售商;其三,如果产品没有撤柜或者重新加标签,CCMI将就此提交有关司法部门处理。
    独立的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陈继红是一位多年从事羊绒产品检测的专家,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同,并且得到了CC鄄MI的认可。据她介绍,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的三要素是试样的代表性、仪器的清晰度、鉴别的准确。她认为,既然是抽象检测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
    她介绍了作检测用的两种仪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显微镜(SEM)。CCMI循环试验的结果表明用SEM检测的错误率和LM检测的错误率大致相当。她认为这两种检验方法没有好坏之分,由于都是主观判定纤维的类别,实验员的经验能够减少误判。
    多年的检测经验,让陈继红感受到,很多羊绒企业对于FZ/T73009-1997羊绒针织品行业标准中关于纯羊绒产品纤维含量中的规定有误解。据了解,该规定考虑到羊绒形态变异等非人为混入因素,纯羊绒针织品中允许含有5%羊毛。陈继红认为,该规定中的5%羊毛应该理解为形态变异的羊绒纤维,而不是人为故意混入的或者纺纱过程中无意带入的羊毛。 (中国纺织报)(E02)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