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蚕桑古文化--蚕桑纹尊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印染和刺绣的国家,被世界上公认为“丝国”。我国的桑蚕业除文字记载外,还被铸成铜鼎,上面铸有精美绝伦的桑蚕图形,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惊赞不已。

  现藏于我国湖南省博物馆的一尊春秋时期越式桑蚕纹铜尊,是我国最早,历史最久远的记载桑蚕的古文物。该鼎高21厘米,口径15.5厘米。大喇叭口,粗长颈,颈腹有接缝,深弧呈垂胆状,圈足下接直裙。铜鼎花纹分为三组。第一颈部组,分二层。上层为一圈由直线、斜线、曲线构成的几何形纹样,以锯齿纹为底边,下层为两排~形卷云。第二组为圈足上部饰回转曲折的几何图案,用锯齿纹封边。第三组位于器腹的主体花纹,由四片图案化的桑叶组成,叶上布满了爬、蠕动、啃食桑叶的小蚕。蚕纹无足,身短小,双目圆突出,与甲骨文中蚕字图形相似,极符合“身屈曲蠕动若蚕”的文献记载。我国家蚕品种极富,以体色分有:纯白、黑稿、虎斑、斑马等。在铜尊的蚕纹上均清晰可见,为属虎斑类蚕种。

  铜尊口沿面铸有十几组蚕形,每组两条,翘首相对,作眠蚕状。在春秋晚期,铜鼎纹饰以蚕桑纹画面来表达田园桑林的生活气息,这还是首次出现,而桑蚕纹表现了桑林人工放养的纪实。我国的家蚕放养经历了野蚕采摘、桑林放养、蚕座家养三个阶段。家养可免除鸟虫、气候灾害的侵害,又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优良蚕种,是蚕桑史上一大进步。而其历史可上溯到商周时期就已开始了。目前已出土了五件战国青铜壶,上有精美的采桑图。北京故宫收藏的宴乐、射猎、采桑纹铜壶的采桑场面,桑树铸得很高,要攀登才能采到桑叶。河南辉县出土的采桑纹铜壶的桑树图形,与人等高。由此我们可据分析到:此时已培养出了地桑、鲁桑等适合采摘的桑树种苗。

  相比较而言,以酒具类的铜壶铸上蚕图案,与代表王权的鼎之类重大的国器上铸蚕桑图案,两者不能相提并论,这件春秋蚕桑纹铜尊,是仅见的一幅蚕桑生息图,为我们保存了无比珍贵的蚕桑生息图,价比连城。

  在一些古神话中,有伏羲化蚕之说,将我国养蚕史提到了史前。如浙江河姆度遗址出土了象牙质盅上刻有蚕纹,距今已7000多年。江苏太湖饯山漾出土了绢片、丝带、丝线等文物。江苏梅堰的出土黑陶上,也刻有家蚕图形。商代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象形文字及祭祀蚕神的记载和蚕桑的完整卜辞。而山东济南的西周墓中甚至出土了22件玉蚕实物,系统地表现了蚕由小蚕、眠蚕、大蚕、熟蚕的整个发育阶段。《诗经》中还有:“采桑、育蚕、作茧、丝织、缝衣等” 全过程的记载。

                          来源:南充丝绸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