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国产高速粗纱机工艺优化及纺纱效果分析

                                     介绍了两种国产新型粗纱机的主要技术特点,对纺纱工艺的优化配置进行了对比分析,就主要生产技术质量指标进行了测试对比。HY491型粗纱机采用恒张力纺纱控制系统,ASFA411A型机虽有传统的锥轮机构,但只要控制得当,在速度较高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纺纱质量较为稳定。
    根据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公司于2001年及2003年先后购置了江苏宏源纺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SFA411A型粗纱机及HY491型粗纱机,现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介绍如下。
    ASFA411A型粗纱机的主电机通过三角皮带传动至主轴,又通过斜齿及圆弧齿同步带轮分别传动锭翼、牵伸罗拉、锥轮装置、差动机构,采用先进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及变频调速技术,对每落粗纱全过程进行自动控制。
    HY491型机采用三电机传动,主电机传动锭翼和筒管恒速部分及牵伸部件,卷绕电机传动筒管变速部分,升降电机传动龙筋升降,筒管卷绕速度的合成由全封闭主传动箱完成,采用单片机控制对粗纱机纺纱全过程进行自动控制。
1  工艺配置
1.1配棉及熟条质量
    CJ 14.6 tex和CJ 9.7 tex配棉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熟条质量水平见表2。

1.3粗纱工艺参数选择正交试验
    对影响粗纱条干的四个主要因素:后区牵伸倍数、后区隔距、主牵伸区隔距以及加压压力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方案如表4、表5所示。
经试验分析,最佳工艺参数配置如表6所示。

2粗纱主要技术质量指标测试
2.1固定供应同台试验
    在熟条质量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同台并条机供应熟条,粗纱机和细纱机固定锭号,在两种机型上对CJ14.5 tex、CJ 9.7 tex进行粗纱大、中、小纱三种卷装形式的跟踪试验。
    试验条件:车间温度30℃,相对湿度58%,细纱机型FA507型,CJ 14.6 tex品种,细纱机前罗拉速度190 r/min,牵伸倍数38.44倍,细纱设计  捻系数412;CJ 9.7 tex品种,细纱机前罗拉速度150 r/min,牵伸倍数46.98倍,细纱设计捻系数424。
    试验结果见表7、表8。从表7、表8数值可看出,大、中、小纱所纺成纱质量无显著差异。

2.2大面积质量测试数据(见表9)
    从大面积测试情况对比分析来看,HY491型粗纱机的各项指标(除个别外)几乎全部优于AS-FA411A型粗纱机,在生产过程中的伸长率试验,车速对质量指标的影响等试验也反映出HY491型机优于ASFA411A型机,说明HY491型机设计技术成熟,制造技术精良,基本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3粗纱捻系数试验
    两种机型都采用了变频调速对粗纱张力进行控制,基本上可达到恒张力纺纱效果,但AS-FA411A型机由于仍有锥轮,与HY491机型机相比效果较差。HY491型机采用前低后高配置,实现等导纱角纺纱,减少了前后排粗纱的张力差异,而ASFA411A型机则无此项改进。在生产运转过程中,我们发现粗纱的捻系数对粗纱的质量影响也较明显。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我们采用了三组同锭对比粗纱试验。只在ASFA411A型粗纱机进行了CJ14.6 tex品种的测试。试验条件:车间温度29.5 ℃,相对湿度53%,粗纱定量5.0 g/10m。测试结果见表10。

    粗纱捻系数改变后,在细纱机上纺制CJ14.6tex的同锭对比数据见表11。试验条件:车间温度31℃,相对湿度58%,细纱机FA507型,细纱机前罗拉速度190 r/min,牵伸倍数38.44倍,细纱设计捻系数412。
    从表10及表11捻系数变化来看,无论粗纱质量指标及主要成纱质量技术指标,过大捻系数(粗纱1)或过小捻系数(粗纱2)都不如适中捻系数(粗纱3),说明捻系数的确对纺纱质量有一定影响,这是我们在生产实际中也应考虑到的因素。
3  总结
    (1)粗纱捻系数的选择对成纱质量有一定影响,今后应加强定量变化时捻系数选择的研究,这对纺制高质量的细号、特细号纱非常重要。
    (2)两个品种的粗纱伸长率虽然未在本次试验中列表给出,但从大面积纺纱情况来看,因HY491型粗纱机采用了恒张力纺纱控制系统,若调整适当,其大、小纱及前、后排伸长差异率均可控制在0.5%以内,ASFA411A型亦可控制在0.7%以内。这说明两种粗纱机粗纱张力的变化是相对稳定的,因粗纱张力不当所造成的质量波动几率是非常小的。
    (3)两种机型在速度较高的情况下,纺纱质量都较为稳定,断头很少,班产都可达万米以上。
    (4)使用HY491型粗纱机,因其取消了传统的锥轮机构,工艺调整简便迅速,特别是张力、锭速的调整不影响正常生产运转,值车工可根据实际运转情况随时通过人机界面进行调整,使生产更趋可控、正常。而ASFA411A型粗纱机由于仍存在锥轮机构,使用起来其方便性大打折扣,不过两种机型在成本上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各纺织生产厂家可根据自身情况各取所需。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