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日从重庆市“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现场观摩会上获悉,重庆永川区利用低山丘陵地貌,积极探索“蚕桑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了一条桑枝菌、桑草兔、桑园鸡、桑砂虾等以传统蚕桑养殖为依托的产业链,帮助重庆市级贫困村永川区宝峰镇杨大口村逐步实现整村脱贫。
据介绍,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启动“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着力探索两会闭会代表履职新机制,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助推“五个重庆”建设的同时,结合自身和岗位实际,采取智力支持、资金支持,项目援助等多种方式深度参与“五个重庆”建设。
永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友鹏介绍说,宝峰镇杨大口村2001年被确定为重庆市级贫困村,永川区的代表行动将重点确定在帮扶杨大口村整村脱贫。该村低山丘陵地貌,自然条件适宜种植桑树,村民素有栽桑养蚕传统。今年以来,永川区人大常委会在杨大口村投入资金1000万元,开建桑枝菌大棚1万平方米,建成桑砂虾池200亩,发展桑园鸡养殖大户50户,“桑蚕循环经济”模式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通过桑叶养蚕,蚕茧能直接出售,蚕砂可以用来养虾喂鱼;在桑园下养殖鸡、兔等家禽经济效益可观,家禽的粪便又能补充桑园营养。康纪莲去年在桑园下养殖土鸡100多只,今年又增加了100只鸡。”杨大口村凉树湾村组居民康纪莲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家的收入预计将从去年的1万多元增加到今年的2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