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服,顾名思义最早出现在西方,而西服的出现和演变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18世纪的欧洲,科技和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变过程中,纺织工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加快了织布速度,1764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织机,为服装业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1650年前后,法国就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的时装中心,并一直延续到现在。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仍处在路易王朝的统治下,其男装风格继承了17世纪色彩绚丽、线条流畅、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式样,仍是衬衫、长外衣或短外衣、长大衣或长至膝盖的短裤、紧身袜,但外衣的两对襟,从领部至胸部以及胸腹往下不再是直上直下的,而是从胸腹到两肩向摆部左右两侧斜裁,这就是后来西服和西服背心的基本样式。
1830年的七月革命,虽然动摇了欧洲的封建复辟势力,使法国摆脱了世袭贵族的压迫,却又一次沦入以“钱袋子国王”路易·菲力普为代表的金融贵族的统治下。这一时期的男装基本上延续了以前的样式,流行色仍是黑色与茶色,常用细格或织纹的毛料制作。西服上衣的样式只在领式、口袋、扣子等方面加以频繁的变化。色彩明快的浅色背心、深色的礼服成为正式礼服中的流行配套方式。40年代中期,男装渐渐去掉了贵族特有的优雅感,干练的资产阶级实业家的 装束成为流行的中心。1848年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今天西服上衣的前身———无尾短茄克。
19世纪50~60年代,法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完成了工业革命。这个时期科技飞速发展,有机化学广泛运用,化学染料问世。大量生产的廉价衣料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衣着,缝纫机的出现对成衣制造业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804年,托马其·斯顿和杰姆斯·亨达逊发明了模仿手针缝纫的让针上下锁缝的缝纫机;1814年奥地利的约瑟夫把缝纫机机械化;1825年法国的巴塞莱米·希莫尼发明了木制的可移动链式线迹的缝纫机;1834年沃尔塔·汉特发明了上下两根线迹的平缝机,成为缝纫机发明史上的一大革命。
1871年,德国的凯泽在研究前人发明的各种缝纫线迹后,创造出“Z”字形线迹,使缝纫机的结构基本上定型下来。总之,缝纫机在这一时期的登场,大大促进了服装业的发展,被喻为“继犁之后造福人类的工具”。缝纫机问世的同时,美国的巴塔利克于1863年开始出售纸样子。这种纸样是后来规格化、标准化的成衣产业的基础和萌芽。
1850年后的法国出现实证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潮,而浪漫主义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罗可可”风格。男装的基本样式仍是三件套,同时出现了用同色同质面料来制作。这种穿着与现代西装三件套十分相象。男子流行宽肥的长裤,松松的盖在鞋面,上衣出现了按用途、场合不同而穿的服装:双排扣的日常服、夜礼服即燕尾服、晨礼服等。“斯贝萨式上衣”即短西服上衣,开始取代燕尾服,成为普及的常礼服。该衣襟半圆形,前后等长,肩胸充垫饱满,腰部掐着装饰褶裥,是由英国人斯贝萨首创的。
男装样式持续时间最长,而且固定不变的就是西装。现代西装深受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欢迎,已经成为国际性服装。西服套装分两件套(上衣、裤子)和三件套(上衣、下裤及背心),套装是指上下装选用同一种面料制作,形成同一整体形象。西装上衣的纽扣有单排和双排之分,纽扣的安排、领子的样式和口袋的处理方法等,随当时的社会流行做些小改动,口袋有无盖、有盖和贴袋等方式供人们选择。裤子的裤脚口可翻折,不翻折亦可。
在每个时期,西服的款形及裁剪都有其时代特色。
1900~1910年,西服的上衣不收腰裥,完全呈直线形,比较宽大。前襟多用双排扣,裤子的剪裁从臀部到裤腿皆为宽松式,只在小腿和踝关节处较窄小,裤脚口通常向上折一道边。内衬的衬衣高领不下翻,只在喉节前有一点褶。还有双排扣的背心,领口常饰领带或领结,领结较大,还常镶嵌钻石等装饰。帽子有3种:毡呢制礼帽、巴拿马礼帽、鸭舌帽。
1910~1920年,没有什么新变化,只是男子的发式较短,多留小胡子。在这几年,殖民主义者远征亚洲和非洲,由于被殖民地区多处赤道地区,白色的西服套装就此出现。在剪裁制作上同传统西装没有区别,但从防暑通风方面考虑面料多采用亚麻等较轻薄爽透的料子,同时为了遮挡阳光还配套有白色软木帽子。
1920~1930年,西服风格没有改变,只是在1924~1925年英国牛津大学的男学生中流行起裤腿肥大的裤子,戏称“牛津袋子”。从事商贸活动的男子为了奔波方便,在裤外像绑腿一样加上了一双羊毛长袜。这取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军用绑带。
1930~1940年,西装突出的是横向的感觉,剪裁较宽松,肩部加垫,突出肩宽,翻领做的较大,还有宽松的裤子,基本形为上大下小,在白天工作时,内着打领带翻领衬衫。
1940~1950年是战争年代,西服的地位被军服、制服和工作服暂时代替。
1950~1960年,早期服装仍为传统的三件套,配领带、文明棍和礼帽,到中晚期,意大利设计师推出新式西装,意大利风格成为男装中的新宠。它的设计为肩部较宽,袖子的剪裁使肩线得以延长,衬衣采用小而高的翻领,佩领带,主要强调上装的宽度,使男子更具硬朗潇洒的风度。
1960~1970年,仍是沿袭意大利风格,裁剪得更为贴身,衬衣流行多色彩的条纹衬衫,黑白或蓝白的格衬衣也较流行,领带多为针织的窄领带。
价格行情 | 价情总览 | 纱线行情 | 棉花行情 | 化纤行情 | 面料行情 | 茧丝行情 | 化纤原料 | 其它市场行情 | 企业报价 |
纺织黄页 | 印染黄页 | 纺机黄页 | 针织黄页 | 丝绸黄页 | 化纤黄页 | 面料黄页 | 服装黄页 | 家纺黄页 | 棉纱黄页 |
知识技术 | 纺织基础 | 丝绸知识 | 印染技术 | 纺织标准 | 纺织技术 | 服装设计 | 化纤技术 | 纱线工艺 | |
纺织资讯 | 服装服饰 | 综合资讯 | 海外资讯 | 科技信息 | 纺织证券 | 纺企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