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关氨纶纱加工工艺及含氨纶纺织品后道处理的探讨

                         

1氨纶弹力纱线的纺纱原理与主要性能

    1.1  氨纶弹力纱线的类型及其特点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氨纶弹力纱线主要有3种形式:包芯纱、包覆纱和合捻线。3种弹力纱线都是氨纶丝的深加工产品,其不同的加工原理形成了不同的纱线风格。

    1.1.1氨纶包芯纱

    是以氨纶丝为纱芯,外包一种或几种非弹力的短纤维纺成的纱线。氨纶包芯纱可获得良好的手感与外观,以天然纤维为外包纤维的纱线吸湿性好,可根据产品的用途选择不同的弹性值。氨纶包芯纱与其它弹力纱线相比的显著特点是纱线在拉伸状态下芯丝不外露,因此染色效果好,宜做包括深色在内的各种颜色的产品。与其它类型的弹力纱线相比,包芯纱强力较低,一般单纱强力只相当于同规格外包纤维单独成纱的80%~90%。

    1.1.2氨纶包覆纱

    是以氨纶丝为芯,无弹性的长丝或短纤维纱线按螺旋形的方式对伸长状态的氨纶丝予以包覆而形成的弹力纱。氨纶包覆纱是在具有空心锭子的专用设备上加工的,全机分为弹力纱芯喂给、拉伸包覆和松弛卷取等3部分。包覆纱与其它弹力纱线的最明显区别之一是芯丝无捻度。包覆纱中氨纶丝与外包层之间的芯鞘关系明显,芯丝与外包层之间的抱合程度明显低于包芯纱和合捻线,因此其弹性高于后两者。包覆纱在张紧状态下有露芯现象,因此不宜做深色产品。包覆纱的手感较包芯纱硬,其强力是外包层长丝或纱线的强力,因此比同规格包芯纱的强力高。包覆纱为松弛卷绕,根据不同的用途其卷取率一般为60%~95%,这一点有别于包芯纱和合捻线,对织造工艺参数的影响较大。

    1.1.3氨纶合捻线(又称合股线)

    将氨纶边拉伸边与其它无弹性的两根纱并合加捻而成,一般在加装了特殊喂纱装置的环锭捻线机上生产。氨纶丝能与各种纱线或长丝配合生产弹力合捻线,并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甚至一台捻线机可同时加工几个品种。在张紧状态下,氨纶丝与其它纱之间是互相捻绕的关系,因此纱线在张紧状态下氨纶丝外露,染色时易造成色花色差,不宜做深色产品。氨纶合捻线的强力等于与之配合的非弹力纱线的强力,因此较同规格氨纶包芯纱的强力高。氨纶合捻线中氨纶丝与其它非弹力纱线之间的抱合程度低于氨纶包芯纱,体现为氨纶丝的回缩程度高于包芯纱,因此合捻线的弹性高于包芯纱。

    1。2  氨纶包芯纱的纺纱原理

    1.2.1环锭纺氨纶包芯纱

    氨纶包芯纱可采用环锭纺、转杯纺、赛络纺、涡流纺、静电纺等方法纺制,使用最广泛的是环锭纺,其纺纱原理如图2所示。 



    在环锭细纱机上除原有的牵伸机构之外,再加装一套氨纶丝喂入机构和预牵伸机构,采用积极方式控制牵伸量。短纤维须条和氨纶丝分别经过牵伸后,同时从细纱机的前钳口喂入并合,经过导纱钩,再经过钢领、钢丝圈的加捻卷绕作用形成氨纶包芯纱,最后再经过汽蒸定捻和络筒。氨纶包芯纱的工艺流程概括为:

    一般棉/氨纶包芯纱以60~80℃、15~20 min进行两次真空汽蒸定形为宜,毛/氨纶包芯纱以80℃、40 min的定形条件为宜。

    1.2.2转杯纺氨纶包芯纱

    转杯纺纺制氨纶包芯纱的纺纱原理如图3所示, 



    将转杯轴中心开孔,氨纶丝经由转杯轴中孔进入转杯,通过调整氨纶丝的张力来生产包芯纱。

    1.2.3赛络纺氨纶包芯纱

    在细纱机上加装适当装置后可纺制赛络纺弹性包芯纱。这种纱除了具有赛络纺纱和氨纶包芯纱的优点之外,还可避免包芯纱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缺陷或设备状态不良等造成的露芯、空鞘等特有纱疵。所纺制的纱线芯丝包覆效果好,毛羽少,外表光滑,耐磨性能好,成纱质量高。

    赛络纺的纺纱原理如图4所示, 



    两根平行的粗纱进入牵伸区后,经分别牵伸后从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处出来汇合,锭子和钢丝圈的回转给纱线加捻,捻度自下而上地传递直至前罗拉握持处。在汇集点上方的两根单纱捻向和下方股线捻向相同,但捻度上少下多。
    
    纺制赛络纺包芯纱时,氨纶长丝在芯丝退绕装置控制下,通过与前罗拉的速度差给予芯丝一定的预牵伸倍数,经过导丝轮从前罗拉喂入;两根粗纱通过一定隔距的粗纱喂入器从后罗拉喂入,经一定倍数的牵伸后在前罗拉出口处与氨纶芯丝捻合,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的赛络纺氨纶包芯纱。在此过程中,前罗拉出口处氨纶芯丝与两根经牵伸过的粗纱捻合时要控制好芯丝位置,使其位于纱芯正中,不致产生露芯和空鞘等纱疵。

 

       
                          
                   上页         1          2          3           下页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