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普米族服饰——白色为善

  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游牧部落氐羌人的支系,他们现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兰坪、丽江、维西、永胜和宁蒗等县。“大分散,小集中”是普米族的分布特点,共有2.9万多人。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数人还信仰道教和藏传佛教。每一村寨都有一片树林作为固定“神林”做全村寨的祭祖场所,并视为神圣不可侵犯。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各地方言差别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话,许多普米人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过去,宁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来拼记普米语,用以记载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和歌谣等,但流传不广。后来多被巫师用以书写经卷。现在普米族地区大都通用汉文,他们一般使用汉字。普米族擅长饲养家畜和放牧,畜牧业发达,狩猎常常是男子的集体活动,猎物实行平均分配。

  普米族有良好的传统道德观念。白天主人下地劳动或外出,一般都不锁门,但不会丢失财物。在外拾到别人的物品,或发现别人丢失的财物,不能随便占有或损坏,要捡起来放在路边显眼的地方。对人以诚相待,日常生活中决不破坏公共财物。

  普米族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禁忌。普米族家庭火塘上方的“神台”上不能摆放杂物,不能攀踏“神台”,不得用扫地的扫帚扫“神台”。不能在村寨的神山龙潭处砍伐树木、挖土搬石和乱丢杂物,不能戴着斗笠进屋。客人不能背向火塘而坐。不准背着枪进门,须拿在手里进门不能将刀口或枪口对着别人。不能将鞋放在床头。若门口立有经幡旗杆,旗色为白色或红色,杆顶插把尖刀,表示家里有病人,外人不得入内。

  普米族主要有晋昔节、转山节和尝新节。大部分普米族在每年的农历腊月初七晚上吃年饭,也有的在初六的晚上,从初八开始视为新年的第一天,欢度“晋昔”。转山节的日期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有的地区在七月二十五日。尝新节没有固定的日期,各地以当地农作物收获情况而定,大多以村为主,各村的日子不一样,但最多相差天左右。尝新节一般过两次,也有过一次的,在小春人库以后和大春收割以后的几天中进行。节日期间,走亲串戚,举行文体娱乐活动,说唱本民族的历史、传统习俗,祈求五谷丰收。普米族的房门外都悬挂着牛羊的骨头,据说这是家庭财富的象征,同时也具有驱邪镇鬼的作用。

  宁蒗地区普米族至今保留着古代“抢婚”习俗。“抢婚”是青年男女为婚姻受阻,采取一种“生米做成熟饭”的结婚方式。男女双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结婚那天,姑娘仍外出若无其事地劳动。男方则派生辰属相相合的人暗中跟踪,看准时机后突然抢夺,抢得之后便高声呼喊:“某某人家请你去吃茶!”姑娘佯装反抗。早有准备的亲友们闻讯后迅速出击,与迎亲的人展开激烈争夺,由于人多势众,终将姑娘夺回,然后簇拥她回家举行隆重的出嫁仪式。尽管女方家长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此时,也无可奈何,只好默认,并准备丰盛的食物,为女儿出嫁进行庆祝。

  普米族人自古以来就有以白色为善的习俗。其突出表现在祭祀之时采用的颜色,他们宰花牛和白羊罕大神,杀白鸡祭山神。在服饰上也不例外。

  按古老的习俗,普米族儿童只能穿长袍大褂,13岁以后才改穿衣裤、衣裙式短装;成年男女无论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带。

  普米族的儿童,不分男女,在十三岁以前一律穿一件麻布衣衫,其形状大体如满族的旗袍,右开襟,腰部扎一根麻布腰带,头戴帽子,脚蹬皮鞋。女孩留长发,编成小辫,栓于前方,其上佩戴珠珠,以红珠为主,多者达千颗以上,重至一、二斤,衣领上配有银扣。女孩的帽子用布缝制,上边呈猫头形状,双耳挺立。

  男孩的头发前部和左、右共有三根小辫子,后面没有,辫子比女孩多。有的地区男孩剃光头,只在头顶上留一小撮头发,编成一个小辫子。男孩喜欢戴用羊毛线织成的套头帽,在面部留有孔眼,帽顶有一个大线穗。



21/212>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