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民族品牌流失亟待注意 品牌弱势成国内企业软肋


    全球每3件出口服装中,就有一件是中国制造。如果你到欧美等国家转一圈,却很难找到一件能代表中国品牌的服装。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品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却少有世界水平的品牌,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由于没有品牌,虽然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壮大,但效益并不是很高。 

  品牌弱势成为国内企业软肋 

  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世界上各类名牌商品共约8.5万种,其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拥有90%以上的名牌所有权,处于垄断地位,而我国拥有的国际知名品牌却寥寥无几。此前公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美国拥有247席,所占比例接近一半;而我国只有12个入选。另据测算,目前美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重达60%,而在我国却不足20%。 

  近年来,世界经济开始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名牌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目前超过25%。然而在每年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最有价值100个品牌中,却从未出现中国品牌的身影。 

  “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滞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障碍。”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曾在内蒙古举行的自主创新与民族品牌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坦言。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自主品牌发展滞后,从企业主体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体制转轨相对滞后,并未形成有效的自主创新主体。我国市场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品牌作为规模经济扩张的空间。同时国家战略层面缺少政策支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表示,品牌的价值是以企业创新和研发为支撑的,归根到底,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品牌含金量。要拯救民族品牌,就应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研发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企业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 

  民族品牌流失亟待引起注意 

  除了我国民族品牌处于弱势地位之外,品牌商标权流失问题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一些民族品牌经过多年经营,靠独特的技术工艺和可靠的质量,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国际市场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但在中外企业合作过程中,外方企业往往利用中方企业急需资金、技术的心态和品牌意识不强的弱点,逐步排挤、冷藏民族品牌,导致民族品牌的严重流失。 

  据了解,截至2006年底,我国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774万件,居世界首位,但目前我国企业合资过程中品牌商标权流失的现象特别严重。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8大饮料公司已有7家被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吞并,4大年产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已被外企吃掉3个。中国的合资合作企业,90%使用的是外国投资方的商标,国外品牌在碳酸饮料市场占有率超过90%,在化妆品市场占75%,在食品、医药行业占30%-40%。另外,年产超过500万吨的啤酒企业合资率已超过70%。 

  许多外商利用合资机会实现了铲除中方知名品牌障碍、逐步垄断中国市场的目的。盘点一下就会发现,许多曾经很知名的本土品牌现在一个个都已淡出视线、销声匿迹。 

  有关专家表示,有些行业民族品牌的流失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有关部门应为企业商标的创立与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立法,完善商标评估制度,同时,企业也必须要有创立和保护驰名商标的意识。 (中国经济时报 )(E02)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