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线密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合成纤维单丝、复丝、合股复丝的牵伸丝、预取向丝和变形丝。本标准也适用于织物中抽出来的合成纤维长丝与变形丝。
本标准不适用于张力自0.05 cN/dtex增加到0.10 cN/dtex时伸长率大于0.5%的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
2引用标准
GB 3291 纺织名词术语(纺织材料、纺织产品通用部分)
GB 6502 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取样方法
GB 6503 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回潮率试验方法
GB 6504 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含油率试验方法
GB 652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 8170数值修约规则
3原理
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定试样的长度和质量,由此计算得到线密度的平均值,用dtex表示。
4仪器和工具
4.1测长机:带有可调张力装置和往复均匀导丝装置,最好再带有可调速装置以保证张力波动在许可范围。丝框周长为1.000±0.002 m。
4.2张力仪:范围0~100 cN。
4.3立式量尺:上端装有夹持器,长度为1 m,分度值为1 mm。
4.4 通风烘箱:工作温度50~150℃。
4.5天平:具有适宜的称量范围。绞丝法,最小分度值为0.001 g;单根法,最小分度值为0.000 1 g。
4.6辅助工具:试样盛盘、秒表、剪刀、张力夹、黑绒板等。
5试验条件
5.1试样及制备
5.1.1 取样
批量样品、试验室样品抽取及试验次数的确定按GB 6502规定执行。
5.1.2试样长度
5.1.2.1 绞丝法
适用于各种可支撑的卷装丝(筒装高弹丝除外)。线密度小于125 dtex的试样用200 m;线密度大于或等于125 dtex、小于400 dtex的试样用100 m。
5.1.2.2单根法
适用于各种无支撑的卷装丝、筒装高弹丝及从织物中抽出的长丝。
试样长度1.000±0.001 m。
5.1.3试验次数
试验室样品取15个,每个试验2次共30次。
5.2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5.2.1 标准大气及平衡时间
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 6529规定执行。
预调湿:温度小于50℃,相对湿度10%~25%,时间大于4 h。
调湿:温度20±2℃,相对湿度62%~68%,时间大于24 h。
试验:温度20±2℃,相对湿度62%~68%。
5.2.2试验室样品的回潮率大于公定回潮率时需按5.2.1规定进行预调湿和调湿。
5.3预加张力
长丝:0.05±O.01 cN/dtex;
变形丝:O.10±0.02 cN/dtex。
6试验步骤 -
6.1 绞丝法
6.1.1调湿后,将卷装丝插入插丝架上引出丝头,拉去前数米的试样,经张力装置导入测长机夹片上。
6.1.2开启测长机,在规定的预加张力下摇取规定的长度,待测长机停止转动后,把测长机上的试样,在头尾相对处剪断,取下成绞,依次放在试样盛盘内。
6.1.3称量:将试样盛盘内的试样逐一在天平上称重,并记录。
6.2单根法
6.2.1调湿后,从试验室样品上,拉去前数米的试样,然后取单根长度合适的松弛态试样。
6.2.2将试样一端夹入量尺上端夹持器中,另一端加规定的预加张力,手托张力夹,使试样沿其轴线缓缓伸直,并使试样与量尺呈铅直位置,待30 s后,准确剪取规定长度的试样,依次放在黑绒板上。
6.2.3称量:将黑绒板上的试样,在天平上逐一称重,并记录。
6.3若试验结果需修正到公定回潮率条件下,则按GB 6503测其平衡回潮率。
6.4若试验结果需扣除含油率,则按GB 6504测其含油率。
7结果计算
7.1线密度


附录A
预加张力的求取方法
(补充件)
A1、对某些试样,若正文预加张力不适用时,可按下列方法求取或根据有关方面决定。
A2在CRE单纱强伸仪上作拉伸试验得出负荷一伸长曲线图。如图A1所示,在负荷一伸长曲线上原点附近取负荷变化随伸长变化最大点A,作切线与伸长轴相交于E,由E作垂线与负荷一伸长曲线相交于F。FE所表示的负荷值就是所求取的预加张力。

附录B
试样快速调湿的建议方法
(参考件)
B1 本附录只适用于在工厂内部作为质量控制之用,关于产品定等的常规试验,需经有关双方同意后方可采用。
B2标准大气条件可以采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2%~68%。
B3快速调湿,对绞状或单根状的试样,可以用表B1列举的调湿时间进行调湿。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化学纤维公司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化学纤维公司测试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