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广州内衣等服装原材料暴涨 批发价或涨一成

  往年6~7月是服装批发市场秋冬新品打版、下订单的高峰期,而今年似乎平静了许多。连日来,信息时报记者走访了全国最大服装集散地广州流花-矿泉服装批发市场和东莞虎门服装市场了解到,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涨声一片的双重压力下,大部分服装企业均推迟了秋冬新品的上市时间,并减少了订货会的举行次数;而更多企业则选择了加速推出新品并暗中提价,用来转嫁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

  红棉国际时装城总经理卜晓强向记者表示,今年服装原材料棉花同比涨幅超过30%,服装企业为此普遍推迟了秋冬季生产期,预计新品集中上市在8月中上旬,今年的批发价预计将提升10%~15%。

  秋冬订货会遇冷 代理商都在观望

  时至7月,眼下已到秋冬季服装的订货高峰期。然而,由于今年原材料大幅涨价,已影响到秋冬季服装定价体系和产品上市时间。

  在白马服装大厦经营女装的薰衣草时装有限公司经理黄赞有表示,原材料价格一直走高,变化令人琢磨不定,许多面料商为了减少风险都不敢多备现货,服装企业要拿面料只有下单预订,而现在预订要到一个月后才能拿到货,所以也影响了服装企业的生产安排。

  红棉国际时装城内的女装品牌“源源不断”总经理林媛媛则表示,新品推迟上市还与代理商有关,现在代理商都采取观望态度,不敢多拿货,“据我所知,很多企业开的秋冬订货会都很不成功。”她表示,许多代理商对下半年市场需求量把握不定,订货时采取了“多批次少批量”的谨慎态度,而服装企业如果过早大量推出新品,订不出去会变成库存,在成本压力下,无疑会让企业加快“送死”。

  记者了解到,对于大企业而言,原材料上涨的影响不大。“后街男孩”老板施明晓就是比较有前瞻性的一个。由于去年下半年对形势判断比较准确,在秋冬面料淡季较低价位时拿下了许多绒棉,现在原材料供应相对稳定。

  代工厂愁利润 有订单不敢接

  一端成本压力持续上升,另一端市场需求有放缓表现,对于服装生产企业来说,影响可想而知。“现在做代工毛利率很低的,有8%~10%就不得了啦。我们帮大客户做订单,除掉成本后,一件衬衫真正也就赚3~4元。”东莞一家衬衫加工厂老板黄先生表示,现在成本上涨这么快,恐怕这点利润一下就要被吃掉了。

  另一方面的压力则来自劳工。据中国家纺协会调查显示,今年全国家纺行业劳动力成本上涨幅度已超过10%,劳动力资源紧张、人工成本上涨已经成为当前家纺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秦英福对此深有感触。“其实服装企业目前并不缺订单,而是有单不敢做。很重要一方面原因就是缺工。因为企业如果接了,到时无法按时交货,要交违约金,到头来说不定还亏了。”

  析因:漫无尽头的成本上涨成“不可承受之重”

  “劳动力成本上涨还能接受,因为上涨比较缓慢,且是可调控的。但原材料目前漫无尽头的涨价,令服装企业心惊肉跳。”女装品牌“源源不断”总经理林媛媛表示,往年只有一两种面料价格会波动,设计时可根据情况少用这种面料而用其它互补代替,而今年包括棉纺、毛纺、麻纺、丝绸、针织、化纤甚至是印染所有面料都涨了,实在让服装企业吃不消。

  据了解,今年全国范围的异常天气困扰农耕,新疆、长江流域的棉花播种进度较去年同期有所推延,导致后备棉产不足。另外,中国第二大棉花进口来源国印度近日暂停了棉花出口登记,使得本就处在“高价位震荡”的棉花国际供需关系更为紧张。统计显示,至6月初,标准级棉花已涨至17591元/吨,较2009年上涨了37.10%,粘胶短纤涨幅达54.7%,涤纶短纤涨幅达33.5%。

  红棉国际时装城总经理卜晓强表示,成衣成本中,棉纱价格占比一般在60%~70%,而今年以来棉纱的涨幅已超30%。

  各路招数

  应对1:只报一周内的价

  原材料价格一路走高,给代工企业很大的压力,因为他们都是先接单,商定价格和交货期,再等生产出来后发货。

  “假如接了单后原材料涨幅超过预期,根本没法赚钱,甚至还会亏本。”衬衫加工厂黄老板表示,他的很多同行都只接受报一个星期内的价格,“时间越长风险越大,所以企业倾向于做短期订单,最长半个月。”黄老板表示,今年很多企业更乐意于做内销单,因为交货周期短,容易把握成本,不会像以前挤破脑袋去抢外贸单了。

  应对2:暗推新款提价减压

  面对不断上涨的成本,提高批发价是服装企业惯用的法宝,但对一些小厂而言,尚不敢明目张胆涨价,只有采取较为隐蔽的方式变相提价。尽管服装成本涨了三四成,很多秋冬装价格只涨了10%左右。“往年批出一件衣服有20元利润,今年我们只要10元,另外10元让给客户。”林媛媛表示,与代理商共赢才有可能挨过今年难关。

  另外,一些中小型服装企业则在服装款式上下功夫,通过加速推出新款服装暗中提价,或在同样的设计上尽量使用更实惠的面料。

  应对3:减少总款量增加款式

  面对压力,许多服装批发商表示,今年秋冬季生产量将有所下降,“今年我们的总款量由300多款减少到200多款,减幅达1/3,同时也把以前每年3次的订货会缩小为2次。”黄赞有表示,压缩总款量,是怕代理商难以承载那么多;减少订货会,是为了拉长工厂的生产时间。

  现在,他更倾向于寻找那些接单和研发部门在广东、制造环节在内地的工厂。因为它们相对广东的工厂成本要低廉,包括厂房租金、水电费和工人工资等。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