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纺织品印花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纺织品印花属于印染工业,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可进行传统和现代印花技术的学习或培训。尤其在市场经济中既要符合生产实践的要求,又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印花中的每一环节均有不同要求和标准。全面掌握纺织品印花技术并不容易,因为它不仅仅需要技术,同时还与市场信息、艺术创作、经济效益等有关。

  近年来纺织品的生产与销售变化比较大,印花在各个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据数据显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有少数几个企业发展得比较好。据国家统计,按出口量和总生产量排名,2004年上半年的前6名是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河北。纺织品印花的生产、经济效益、出口(外销)不尽人意,尤其是产品质量,令人深思。

  丝网印花的现状与大环境相似,但有其独特性,在出口服装的印花加工中尚有一席之地。不过它完全依赖外商提供的图案花形和某些主要原辅料,而且在出口商和服装厂相互制约下,印花企业很少有主动权,所以面临一些具体问题。本文在此作简要的剖析,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印花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印花企业分为棉印染的大型企业和丝绸、床单、毛巾等中型企业,在针织、服装、旅游纪念品、餐厨用品等方面起步较晚,规模也不大,目前尚有一些个体印花企业和合资服装印花企业。但不论何种企业、规模大小,都有各自的专业要求和基本条件。

  l、一个企业首先要明确生产什么产品?规模多大?是内销,还是外销?原料(织物)通过什么渠道供应?否则往往会出现“无米之炊”或成为“万能企业”。当然企业多品种应该建立在同类产品的范围内。

  2、企业的主要装备要配套,不应顾此失彼。目前一些印花企业采用涂料工艺,一般缺少高温培烘设备,这是不可取的,至于设备类型则各自量力而行。

  3、工艺技术和染化料的选择要适宜。采取适合产品的工艺条件并选择需要的染化料,如染料或颜料(涂料),从而确定后处理的要求。

  4、最终产品的成型,简单地说就是缝制加工。丝网印花不是一种产品,它是在某种产品上显现其艺术图案和色彩,所以后成型也很重要。

  5、环保问题必须慎重对待,虽然涂料印花的污水量少些,但也不能未经处理就随便排放。另外也应检测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的浓度并加以控制。

  6、严格执行标准。经营者耍能识别和了解生产使用的“原”料,把伪劣材料拒之门外,同时,对自已生产的产品严格按质量办。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强制性纺织品安全标准GB18401,内容大部分与印花有关。

  7、最关键的是人的才能与素质。人才是企业的支柱,其中包括营销人员和产品设计制作者。

  二、纺织品印花面临的问题

  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波浪式的进程,印花企业同样如此。上世纪90年代以前是发展上升期,大、中型印染企业遍及全国各地,仅北京市就有5大中型印染企业。从90年代初什始国家调整产业结构, 纺织业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然而并没有实现预计的效果,全国大部分省亓丁的大中型印染企业纷纷转产或停产,北京也不例外。但是我国是一个纺织企业大国, 其产品不仅供应十几亿人民生活所需, 而且是我国出口产品的支柱,其中印花产品和服装印花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十几年后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首先印染企业的分布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其次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变化,股份制、合资、民昔企业取代了大部分国有企业。当前纺织品印花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局部上都面临一些具体问题,值得探讨与思考。

  1、纺织品印花产品市场定位在何方? 目前人们的心理是“重外轻内”,即重点搞外销,国内市场考虑较少,在网印行业 加工的衣片或文化衫(针织内衣)也要依赖外贸。为此笔者认为,当前纺织品印花市场应从宏观上加以调整,起码能 “内外并重”去改变,否则我国纺织品印花工业将进一步萎缩。

  2、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在对外贸易上有一定的地位,几十年来它是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由于我国纺织企业数量众多, 其印花产品的科技含量、设计含量低下, 导致整个服装和装饰品的利润空间缩小。并且,还有很多印染产品的出口是以牺牲当地(我国)生态为代价的,环境污染严重,大量的污水和有害气体不加处理就排放,甚至有些发达国家已把印染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中国来。为此提醒人们,在确保生态的前提下,发展我们的印染产品。

  3、根据世贸组织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将取消具有40年历史的纺织品配额制度,这确是一个好的转折点。2003年整个纺织业投资增长80.4%,2004年1─2月增长144%,这充分说明我国出口呈强势增长。我国虽是一个纺织大国,但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生产出口纺织品,取消配额后将面临全球加工能力过剩、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技术竞争激烈的现象以及国内在改革和发展方面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尤其是来自全球46个国家包括德、美、墨、法、西班牙、柬埔塞、土耳其、斯里兰卡及一些国家行业协会联合向世贸组织提出要求维持目前对中国当地纺织品出口限制、延后三年取消配额限制,并组成“纺织品成衣公平贸易全球联盟”来对付中国内地纺织品,加深了“壁垒”内容和倾销措施,尤其在“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 ”上,这正是我纺织印花产生的弱点。



21/212>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