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广东海上丝绸博物馆“海上码头”开始建造


  昨天,广东海上丝绸博物馆“海上码头”开始建造,该码头由11个水泥沉箱拼装而成,该码头以及从码头连接“水晶宫”的“海上通道”将于今年10月中旬全部完工。预计今年10月底“南海Ⅰ号”打捞出海面后,将在“海上码头”登陆,沿着“海上通道”一直运入广东海上丝绸博物馆“水晶宫”内。

  码头面积共550平方米 

    昨天,“重任1602号”半潜驳船运载着11个沉箱,从广州小洲码头抵达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停靠在“广东海上丝绸博物馆”对开海面上,“南洋号”起吊船从昨天上午10时开始,从半潜驳船上吊起第1个沉箱,移至预定位置,把沉箱平稳地安放在距“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水晶宫前325米的海面上。据海上码头施工人员介绍,“海上码头”由11个沉箱分三排组成,呈“T”字形结构,前排共有5个沉箱,后两排各3个沉箱。 

    据介绍,用于码头建设的沉箱呈长方形,每个沉箱长近6米,高5.5米,重300吨,由11个沉箱拼装而成的海上码头面积共550平方米,足可以容纳“南海Ⅰ号”从码头登陆。 

  风平浪静争分夺秒建码头 

    据介绍,海上码头及海上通道等工程总投资1000多万元。 

    现场施工人员介绍,目前海陵岛风平浪静,他们将争取在今年10月中旬把“海上码头”建成,10月底将投入使用。 

    据介绍,从8月28日开始,用于打捞“南海Ⅰ号”的巨型沉井开始横穿第一根底梁。在20多米深的海底,潜水员克服水流紊乱、能见度差的不利条件,利用钢丝索引导,将14米多长、5吨多重的钢梁横穿沉井。目前已经成功穿插第1根底梁,余下的35根底梁穿越工作已经开始。 

    “南海Ⅰ号”在10月底出水后,装载“南海Ⅰ号”的大型沉箱将在“半潜驳”船的护送下,从“海上码头”登陆,然后用先进的气囊技术,把装载着“南海Ⅰ号”的沉箱从“海上通道”送入“水晶宫”。 

    记者昨天在现场了解到,“海上通道”宽22米,承重量为5000吨以上,足够承受近5000吨沉箱的压力。施工人员介绍,“南海Ⅰ号”运入“水晶宫”后,海上码头将会成为观光码头,到时人们可以从海上乘坐游艇在码头登陆,进入“水晶宫”参观“南海Ⅰ号”。 

    “水晶宫”建成观光走廊 

    目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在紧张建设中,据介绍,广东海上丝绸博物馆共19000多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工程“水晶宫”高为25.5米、长69米、宽40米,其中储藏海水高度为12米,总储水量为28000立方米,四周建有“观光走廊”。 

    继“水晶宫”8月3日封顶后,用于专家研究及游人参观的观光走廊亦已经建成。目前施工人员正在加紧建造“水晶宫”底部防水工程,该工程结束后,“水晶宫”将具备迎接“南海Ⅰ号”的条件。10月底,打捞上来的装载“南海Ⅰ号”的沉箱将运抵“水晶宫”,专家们将向“水晶宫”灌注海水,分段拆箱,并清理“南海Ⅰ号”上的淤泥后,将正式向外开放,让游人参观。 

    据广东海上丝绸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该馆由6个主题馆环环相扣,1号、2号馆为展厅,3号“水晶宫”馆安放“南海Ⅰ号”,4至5号馆为办公及专家研究室,6号馆为“精品馆”,专门放置“南海Ⅰ号”上的精美瓷器、金饰,如金腰带、金手镯等。至此,1、3、4号馆已封顶,2号馆亦于昨天封顶。(新华网 )(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