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绢丝棉混纺纱的开发

                                

    分析了绢丝纤维的性能特征,提出了绢丝与棉混纺的纺纱工艺,就纺纱过程中出现的缠绕罗拉胶辊、堵圈条喇叭口、细纱牵伸不开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0前言
    绢丝属天然蛋白质纤维,属高档纺织原料,有较好的强伸性能,纤维细而柔软、平滑、富有弹性、光泽好,其织物具有手感滑爽、保暖性和吸水性能良好等特点,但由于价格昂贵,普及程度有限。为了适应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意识,我们利用绢丝、棉混纺开发了绢丝/棉30/70 18.2 tex混纺纱。其织物既有天然纤维良好的服用性能,又有丝织物滑爽、飘逸、光泽艳丽的优良外观特性,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原料性能特征
    绢丝采用的是A1级桑绵球,纤维平均长度在80 mm以上,为了降低混纺纤维长度的离散度,将绢丝条按一定长度要求切断,切断绢丝直径11.40μm,平均长度38.4 mm,基本上符合与棉混纺的长度要求。另外,对绢丝纤维进行必要的脱胶处理,使残胶含量不高于4%,以解决纺纱过程中由于丝胶而引起的纤维缠绕,改善成纱手感和光泽。
    原棉配棉性能指标:技术品级2.75级,主体长度30.1 mm,细度1.70 dtex,16 mm以下短绒率10.8%,手拣棉结9粒/g,成熟度系数1.68,含杂率1.2%,含水率10%。
2纺纱工艺流程
    按混纺比例采用棉包混和,绢丝与棉间隔排列。工艺流程如下:

3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
3.1开清棉
    开清棉工序遵循勤抓、少抓、轻打、多松少打,以梳代打,多混少落,充分混合,隔距适中的工艺原则。适当降低各打手速度,尽力减少棉结和杂质,最大限度地减少纤维损伤,适当加大分梳比。A036C型梳针开棉机梳针打手速度控制在500 r/min以内;A076C型成卷机打手速度控制在900r/min,风扇速度提高到1440 r/min,使纤维顺利转移至尘笼,降低棉卷不匀率。棉卷重量控制在12.5 kg±0.2 kg。成卷重量不匀率控制在1.3%以内。
3.2梳棉
    梳棉工序隔距适当放大,速度降低。盖板~锡林五点隔距为:0.3 mm、0.25 mm、0.25 mm、0.25:mm、0.28 mm,锡林速度控制为260 r/min,刺辊速度控制为620 r/min,道夫速度控制在16r/min~18 r/min;除尘刀~刺辊隔距为0.35 mm:小漏底进口隔距为0.25 mm;锡林~道夫隔距为0.127 mm;刺辊~锡林隔距为0.177 mm。提高锡林与刺辊的线速比,以减少纤维的损伤,减少棉结的产生。另外,锡林针布宜采用工作角较大的金属针布;盖板采用双列针布,这样可有效地减少针布嵌杂。其次,为了防止因静电过大导致堵圈条孔的情况,每班都应坚持定时清洁圈条孔并用包裹有医用滑石粉的纯棉纱布擦拭纱条通道;选用口径较小的喇叭口,加大小压辊压力以提高纱条紧密度,减小纱条截面直径。梳棉条重量(湿重)为22.5g/5 m。
3.3  并条
    采取重加压、大隔距、大牵伸的工艺原则,前罗拉转速降为165 r/min。为了更好地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我们采用“头大二小”的顺牵伸,头并后区牵伸较二并大,以提高熟条质量。由于棉条中含有30%的绢丝纤维,因此在牵伸过程中静电现象较大,通过实践,采用大漆处理胶辊,能够有效地减少缠绕罗拉胶辊现象发生。另外,为了防止堵塞圈条孔,除了要选择大小适当的喇叭口直径外,还应加大圈条张力,圈条成形时,在纱条输出速度不变的条件下,适当加快棉条筒转速,以减少堵圈条孔现象。其次,还应定时清洁圈条孔并用医用滑石粉擦拭圈条通道。并条工序工艺配置见表1。

3.4粗纱
    粗纱采用“重加压、小张力牵伸、较大粗纱捻度”的工艺原则,后区牵伸偏大掌握,并加装假捻器,防止意外牵伸,减少细节。同时,适当加重罗拉压力,尽可能拉断部分超长纤维,防止出“硬头”,确保牵伸质量。另外,为了增加握持,防止须条因静电原因缠绕罗拉及牵伸胶辊,宜采用大漆处理胶辊或表面不处理高弹性优质胶辊。粗纱工艺配置:定量为4.20g/10 m,后区牵伸1.35倍,罗拉隔距为27 mm×29 mm,前罗拉速度180 r/min,捻系数65,罗拉钳口隔距块6.0 mm。粗纱重量不匀率为1.2%左右,粗纱萨氏条干在25%以内。
3.5细纱
    为了减少断头,前罗拉转速宜适当降低,同时遵循“重加压、较大的后区牵伸、适当罗拉隔距”的工艺原则。经多次工艺试纺,由于绢丝纤维中偶尔含有超长纤维,在纺纱过程中牵伸不开,易出“橡皮纱”,严重影响成纱质量及生产的正常进行,为此我们采用了滑溜牵伸,将中小罗拉换成胶辊,同时在胶辊的正中切一0.5 mm的凹槽,有效地解决了“橡皮纱”的问题,钢丝圈应偏重掌握,并使用低硬度高弹性胶辊,优选工艺参数,提高牵伸质量。细纱工序前罗拉转速为160 r/min,罗拉隔距为20 mm×30 mm,细纱总牵伸17倍×1.35倍,钳口隔距块3.0 mm,锭速为11 356 r/min,捻系数320。
3.6络筒
    络筒采用电子清纱器去除部分纱疵,并采用空气捻接器。电子清纱器工艺参数:短粗节为1.5 cm×170%,长粗节为3.0 cm×(+50%),长细节为3.0 cm×(-50%),槽筒转速为510 r/min,张力片重量偏重掌握。
    绢丝/棉30/70 18.2 tex混纺纱的开发,提高了绢丝产品耐磨、吸湿及外观特性,也丰富了纺织品消费市场,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