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提高灯芯绒印花产品质量的几点实践

    摘    要:生产印花灯芯绒产品较一般织物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所以在加强印花工序工艺、操作外,切不可忽视前处理和后整理的质量,在处理问题时要考虑总体效果才能保证印花灯芯绒产品的质量。
    灯芯绒又名条绒,因它具有独特织物外观风貌,在品种规格上多样化,按绒条形状有特细、细、中、粗、阔、子母条之分,以组织有斜纹、平纹和纬重平地组织,按织造方式有普通、提花、双面、色织等,在绒毛固结形式有“V”“W”“VW”。故此用途极广泛,不但可做春、秋、冬装,又可做鞋帽、装饰工业用布,可称绒类织物中佼佼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一不衰的永久牌纺织品。因它有地组织和绒组织两部分:地组织就是灯芯绒“底版”,由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组成,绒组织用的纬纱称绒纬,织物织成后,用手工或机械将绒纬按一定的位置割断经刷绒加工构成绒条形成灯芯状得名“灯芯绒”。因其绒条是由三分之二纬纱组成,故其织物具有强烈的绒感与厚实,因此增加了印染加工难度,尤其灯芯绒印花产品,因织物有地(沟)和绒(条)组织之分,往往在生产中由于某一环节控制不当,易出现倒毛闪光、绒条不圆润光洁、小分头在印制上产生地与绒色差或露底、花型轮廓不清、拖浆、拖胡子、嵌花筒、堵网等之类疵点,严重影响实物质量和正品率,鉴于绒类特点,所以一般采用辊筒印花机生产印花灯芯绒,原因是辊筒印花机解决以上问题办法多,余地大。如:
    1、辊筒印花机可分光辊(锡林)、二布(衬布、橡皮布)、三布(衬布、橡皮布、毛衬布)三种印花,企业可根据自身品种来选择适合于生产的织物规格,且此三种随时可以改装,不需花很多费用,如生产的品种规格适合光辊还可省去衬布与橡皮布的消耗,一般厚密织物采用此种为多。
    2、绒类织物,厚重与密度大的织物,为得色丰满,没有白芯,不露底,要保证效果需施加一定压力,辊筒印花机压力调节余地大,可从吨位数到公斤数。
    3、以图案、花型的要求和在印制中为方便于印花机操作、保证符合设计精神,在花筒雕刻上可采用手工、照相、电子或手工/电子、手工/照相等多种方法。
    4、花纹深度和开面,采用斜纹线或网纹可视加工品种,进行设计制订花筒雕刻工艺来把握给浆量。
    5、在控制给浆量保证花纹轮廓清晰度上,刮刀是关键一环,辊筒印花刮浆刀有二种:青钢、白钢,刀片号数从18-26号共9种型号,青钢质地硬,白钢质地软耐酸,在刮浆刀锉磨上采用英国或日本式和与花筒交角大与小可视色浆的性质,色浆流变性,花型结构印制效果的要求等因素来选择和进行操作。
    6、预防印制中绒类织物的绒毛带来的嵌花筒,拖浆、拖尾等疵点,可加光板、淡水辊、装铜小刀、毛刷或采用毛刷给浆辊等措施方法来预防。
    7、辊筒印花选用工艺面较广,可以据印花总效果要求,选择适合印花的任何染料,不受圆网网目的限制与腐蚀性强的染料。如:某些颗粒较粗的稳定不溶性偶氮染料和某些不宜经泵给浆易改变物理形态与粘度(不溶性偶氮染料)的染料。
    以上因素使辊筒印花机较适宜绒类和厚密织物的印花生产,但辊筒印花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况且花筒 雕刻工艺复杂,技术性强,随着圆网印花机的出现与装备的改进发展和工艺技术的提高,灯芯绒圆网印花生产日渐增多,但限于圆网印花机某些自身条件的局限关系,在印制绒类织物,厚密织物上要达到体现绒类织物风格还是差于辊筒印花机,对印花产品来说,影响印花效果的因素很多,但弥补印花效果的因素也很多,现就提高灯芯绒圆网印花质量谈几点看法,供业内人士参考。
    1、图案设计中,花纹结构,花型排列等要根据加工的品种规格与其印后各工序加工中织物和图案形态的变化,对灯芯绒印花产品总体效果和织物风格带来的影响因素。
    2、花网网目选择上不应单一考虑花型精细度,块面大小,要结合所采用工艺和织物规格等,综合考虑来确定目数,不要顾此失彼。
    3、保证印制中花型轮廓清晰和避免或减少三色(复色)出现,在合理选用网目外,还要处理好图案中“色”和“色”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要运用制网描稿工艺中的:分线(大分、小分、反分)和借线手法,至于采用何种方法和确定分线距离,应视印花总效果的要求和色浆性质、织物规格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4、灯芯绒印花较难就是绒条和底版得色一致,解决此问题除在色浆方面 外,就印花机来说就是压力,圆网印花机花网压力是靠刮刀压力,圆网刮刀作用不同于辊筒印机刮刀单为刮浆而是以压浆为主,刮浆为辅,且其刀片品种单一,号数仅有4个号可选, 刀片厚度0.10-0.20㎜,高(宽)40—55㎜所以刀刃和圆网内壁切点的截面呈弧形,所以压力定要掌握适当,否则为了提高给浆量,无限度加压,以至造成刀刃与网壁不成切线而是成面的接触,就会影响花型轮廓效果,也易使绒毛被压遮盖绒沟不利绒沟上色,遇此情况可以采取衬刀的方法以双层厚度,增加钢性即正刀片背方插入低于该刀片1㎜左右作为衬刀,其衬刀随需求可选用厚或薄,再圆网刮刀刀口不像辊筒印花要求四平三光那么严,但也应予以重视,尤其精细花型视其情况定时用粗磨石或细砂纸打一下,或俗称光一光。  
如有磁棒条件的印机块面且采用磁棒,在此不可忽视印机的横梁位置,因横梁高低起着调节圆网刮刀和织物三者之间互相适应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刮刀对织物给浆量,一般以生产灯芯绒和厚密织物为主的印机横梁位置应低些为宜。
    5、灯芯绒印花尤其精细花型以选用防、拔染方法为佳,不但花型立体感强且避免线条与地(沟)色差之弊端。
    6、保证印花印制效果其花网排列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设定工艺中不但要注意对花、传色关系,要考虑印花的总体效果与生产的顺利来制定花网排列位置。
    7、不论采用什么工艺在掌握好色浆的粘、厚度适当外,在促进染料扩散和加速渗透的助剂(如扩散剂NNO、尿素等)应较一般织物用量大些为宜。
    8、减少印制中由于绒类织物的绒毛所造成疵点如拖浆、堵网等可在花网
前加压白网为佳,加几只视当时情况条件而定,不宜在印前织物上轻或重浆。
    以上八方面仅侧重印花工序而言,对一个印花产品评定来说应以图案印制效果和织物本身组织规格的风格特性体现与织物经印花深加工后使织物锦上添花,提高了档次,增加了附加值,其中印花效果的保证也不全仗印花(包括雕刻、制网工序),自道工序所能的,况且印花产品牵连到印前半制品质量和印后处理(整理)的质量,可以说是三、三制,前后处理底布质量占1/3,印花工序占1/3,印后整理占1/3,尤其灯芯绒若前处理底布质量得不到保证。不但增加印花工序的难度,且有些问题是后工序弥补不了的,这就直接影响产品总效果,所以灯芯绒前处理质量一定要把好关,要注意:
    1、宜采用酶退浆利于织物柔软,碱虽然浓度低,但是对织物手感有一定影响,有绒毛板结之感。
    2、印前刷绒是绒毛包含成条的定型工序,如绒条定型质量低,再经以后各工序中干湿、冷热、挤压摩擦的加工影响,就很难保证绒条丰满圆润光洁。
    3、烧毛以接触式的铜板、圆筒烧毛机为好,无接触的气体烧毛在绒条平整光洁度上差于接触式。
    4、灯芯绒印花的底布毛效应较其他织物略高,且要控制好印前各工序的下机门幅,最好近于成品门幅,避免印前拉宽。
    5、灯芯绒印染加工尽量选用短流程工艺,各道工序注意织物张力和烘燥温度,有条件的宜采用真空吸水或单面和松式烘干,减少重型轧车、轧压道数。
    6、印后刷绒以平板刷为主,注意织物含潮率,调节好板刷的压力和车速,是否上蜡可据产品要求而定。
    综合以上几点,均是围绕提高印花灯芯绒产品质量的看法,对于一种织物具有自身独特性能进行印花深加工应是“强强联合”,把印花的艺术美感融溶在织物上,成为一个完整的印花灯芯绒产品,而使其织物锦上添花,提高一个档次,增加附加值。
    结束语:印染技术难度大,主要是其中“活”的成分多,就是实践经验,尤其印花因其互相影响因素多,也促使因素间的互补性大,所以在印花工艺参数上,很多项只能是定向,难于定量,均要按当时的各方面情况综合平衡来考虑解决。否则,按下葫芦瓢起来。所以生产一个达到预期的好印花产品应召开:前处理、印花、调色、制网、后整理五环的生产预备会来串通上、中、下游工序,才能保证生产中的质量和实物水平的提高。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