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下)-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

  6  试样准备
6.1  抽样
    试样应对全体具有代表性,应随机抽样,不得固定机台或锭子取样。
6.2  试样制备
    每个品种的纱线每批检验一份试样,取最后成品检验(自用纬纱线取管纱线,自用经纱线取筒子检验;绞纱线亦可用筒子检验),每份试样取10个卷装,每个卷装摇一块纱板,共检验十块纱板。
7  检验步骤
7. 1  调节摇黑板机的绕纱(线)间距,使之达到附录B所要求的绕纱(线)密度。
7. 2  将所需试样摇在黑板上,绕纱(线)密度应均匀,必要时可用手工进行修整,使之排列整齐,密度一致。
7.3  选择与试样相当组别的标准样照二张,样照应垂直平齐地放人评等台的支架上。
7.4  在正常目力条件下,检验者与黑板的距离为1 m土0.1 m,视线与纱板中心应水平。
7.5  取一块试样与标准样照对比,首先看样板总的外观情况,初步确定和哪一等别样照对比,然后再结合规定条文全面考虑,最后定等。
8  评等规定
    本标准对纱线条干的评定分为四个等,即优等、一等、二等、三等。评等方法按下列规定执行。
8.1  凡生产厂正常性评等,可由经考核后合格的检验员1~3人评定。
8.2  凡属于验收和仲裁检验的评定,则应有三名合格的检验员独立评定,所评的成批等别应一致,如二名检验员检验结果一致,另一名检验员检验结果不一致时,应予审查协商,以求得一致同意的意见,否则再重新摇取该份试样进行检验。
8.3  评等时以纱板的条干总均匀度与棉杂程度对比标准样照,作为评定等别的主要依据。对比结果:好于或等于优等样照的(无大棉结)按优等评定;好于或等于一等样照的按一等评定;差于一等样照的评为二等。
8.3.1  黑板上的阴影,粗节不可相互抵消,以最低一项评定。
8.3.2  黑板上的棉结杂质和条干均匀度,不可相互抵消,以最低一项评定。
8.3.3  粗节
    a)粗节部分粗于样照时,即降等;
    b)粗节数量多于样照时,即降等,但普遍细、短于样照时不降;
    c)粗节虽少于样照时,但显著粗于样照时,即降等。
8. 3.4  阴影
    a)阴影普遍深于样照时,即降等;
    b)阴影深浅相当于样照,如总面积显著大于样照时,即降等;但阴影总面积虽大,而浅于样照时,不降;   
    c)阴影总面积虽小于样照,但显著深于样照时,即降等。
8.3.5  棉结杂质
    a)优等板中棉结杂质总数多于样照时,即降等;
    b)一等板中棉结杂质总数显著多于样照时,即降等。
8.4  严重疵点、阴阳板、一般规律性不匀评为二等,严重规律性不匀评为三等。
8. 5  一等纱的大棉结数由产品标准根据需要另作规定。
8. 6  疑难板的掌握
8. 6.1  粗节从严,阴影从宽;但针织用纱粗节从宽,阴影从严;
8. 6.2  粗节粗度从严,数量从宽;
8. 6. 3  阴影深度从严,总面积从宽;
8. 6.4  大棉结从严,总粒数从宽。
8. 7  纱线粗细(线密度,tex)的掌握
    纱板上的粗节细节与标准样照对比时,检验人员应考虑实际纱线的粗、细和标准样照上纱线粗、细的差异程度;评定时应掌握纱线本身的粗、细极差与标准样照上纱线粗、细极差作比较评定之。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采用本标准方法;
  b)纱线试样名称、品种、编号;   
  c)纱线的卷装形式;
d)纱线总的评等,其中应包括所有纱板的等别,对降等应注明原因。

附  录  B

(标准的附录)
标准样照分组与绕纱(线)密度
B1  标准样照分二大类。第一类为纯棉及棉与化纤混纺标准样照,共六组;第二类为化纤纯纺及化纤与化纤混纺标准样照,共五组。标准样照分组的品种范围及绕纱(线)密度见表B1。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