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笔者在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河北的一些棉纺织厂搞调研与优选试验,并对FA266型精梳机的性能、工艺以及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并与PX2型精梳机进行了比较,还对一些不太落后的精梳设备提出改造的建议。对当前棉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提高棉纺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为生产厂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FA266型机的主要特征及开发意义
FA266型精梳机是在吸收国内外精梳机的优点,结合国情自行设计研制的国内最新型精梳机,其技术、工艺性能相当于瑞士最新的E60H型精梳机。由于产量高、质量好,技术性能优良,价格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故前景广阔,已在天津、山东、山西、新疆、湖北、浙江等地相继使用,效果良好。
1.1 FA266型精梳机的主要特征
(1)给棉罗拉前移。前移11 mm(即缩小给棉罗拉与前分离罗拉的钳口隔距),此距离的适当缩小,有利于对较短纤维的控制,能减少落棉中有效纤维l%~1.5%,这种节约原棉的措施,已为许多用户所欢迎。
(2)采用更轻型钳板结构。现在采用的钳板结构,重量约为3 kg。且两点啮合,更利于精梳机的高速运行与控制纤维。
(3)缩短钳板摆轴传动机构的曲柄长度。比FA261型精梳机减少7.5 mm,减小了钳板的摆动惯量,同时也减小了摆幅振动,有利于高速运行。且开始分离时间提早后,分离工作长度和棉丛的接合长度增加,有利于提高棉丛的接合质量。
(4)张力辊改为导棉板。承卷罗拉、钳板间的棉网张力由张力辊改为导棉板,可消除挂花、减少棉网破边,且维修拆装方便。
(5)牵伸传动采用同步带传动。改变牵伸传动后,既简化结构使运转稳定,又降低噪声根除漏油。
(6)减少总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分三档。FA261型精梳机的总牵伸倍数为8.6倍~19.6倍,此机则改为9倍~16倍,更能适应精梳纺的需求,且可减少大量不必要的高倍牵伸附件与齿轮等。原后区牵伸为1.33倍的固定式,现改为1.14倍、1.36倍、1.50倍三档,以适应不同纤维与品种。适选后区牵伸比以进一步改善条干质量。
(7)增添集棉宽度调节。根据不同原料与品种的需要,以改变垫片的集棉宽度来实现291mm、293 mm、295 mm、297 mm、299 mm、301mm、303 mm、305 mm等不同宽度的要求,以改善并解决棉网破边等现象。
(8)上圈条传动采用两只同步带轮。取消FA261型精梳机的减速箱,运转稳定可靠,有利于棉条质量的提高。
(9)降低车尾高度,便于挡车操作。车尾比FA261型精梳机降低230mm,不仅操作方便,且外观合理美观。
(10)采用液晶触摸显示屏。以先进的液晶触摸屏D30TC作为人机界面,通过显示屏进行工艺参数的设定与显示,速度、产量、精梳条出条速度等数据一目了然。具有完备的光电工艺流程自控,确保精梳条的质量,同时有完备的安全控制停车装置,所有故障均在触摸屏上显示,操作简易方便,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
(11)采用集体吸落棉。用风机将落棉直接吸入,经锥形滤套将部分空气与落棉分离,整套车集体吸落棉,经纤维分离器将落棉压实排出,简化结构,净化工作环境,减轻劳动强度。
(12)采用C56C型PLC可编程控制器,电器、气动等元件均采用进口名牌产品,生产稳定性能好,具有较高的机、电、仪、气一体化水平。
1.2 FA266型精梳机的开发意义
(1)在国内市场,由于该机整机技术性能为国内领先,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最高速度可达350钳次/min,实开300钳次/min。一套FA266型精梳机相当于四套A20l系列精梳机,并可适纺高、中、低各种精梳产品,这对当前与今后的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在国际市场,由于该机产量高、质量好,价格相对低廉与合理,故产品在我国周边国家、东南亚国家和尚不发达国家也深受欢迎,这为国家出口创汇做出了贡献。
(3)该机型的投产,还可为一些不太落后的精梳设备进行改造与提高提供借鉴,这对挖掘设备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2 FA266型机与PX2型机的比较
目前与FA266型精梳机相竞争的产品主要有PX2型精梳机。PX2型精梳机为意大利马佐利公司产品,现将其主要特征与FA266型精梳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及生产质量工艺指标情况分别比较如下。
2.1 PX2型精梳机的主要特征
(1)喂给部分。承卷罗拉直径为69 mm,采用连续运转方式,配有偏心式喂给张力调节辊。
(2)锡林结构。采用德国STAEDLER & UHL公司生产的VARl0型扇形梳片整体锯齿锡林,针片梳理角度为75°,针齿圆弧面角由PX1机型的98°扩大到112°,增加了梳理面(用于纺高档精梳)。
(3)吹气顶梳。以压缩空气定时吹掉顶梳针齿间的棉杂,顶梳吹气压力为0.2MPa~0.4MPa,每2钳次~4钳次吹气一次。
(4)降低总牵伸倍数,后区牵伸为可调式。总牵伸倍数为8.42倍~17.16倍。后区牵伸为1.15倍~1.37倍,可根据所纺纤维与品种进行调整。
2.2 FA266型精梳机与PX2型精梳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比较(见表1)

2.3 FA266型精梳机与PX2型精梳机生产质量和工艺指标比较
两种精梳机的速度在300钳次/min时,配棉同为2级,品种同为CJ 18 tex纱,落棉率同为18%时进行了生产质量和工艺指标比较:FA266型精梳机重量不匀率为0.51%,精梳条条干CV值为3.2%,落棉含短绒率为77.3%,精梳条含棉结为2l粒/g,精梳条含杂为18粒/g;PX2型精梳机重量不匀率为1.0%,精梳条条干CV值为3.89%,落棉含短绒率为62.5%,精梳条含棉结为22粒/g,精梳条含杂质为14粒/g。除棉结和杂质基本相同外,其他指标FA266型精梳机均优于PX2型精梳机,说明无论从实际质量与节约用棉诸方面FA266型精梳机均占明显优势。
从台时单产上看,FA266型精梳机要比PX2型精梳机高l/3。考虑占地面积,FA266型精梳机机身长度要比PX2型精梳机身长度短173mm。
通过比较与实践,我国研制的最新型精梳机并不比国外同类型先进精梳机逊色。在性能与质量指标方面,有许多指标已比国外同类型先进精梳机还要优,故已完全可以取代引进的最新型精梳机。从结构简单与长远的配件节省上看,FA266型精梳机由于牵伸等部件减少了大量附件,故也优于PX2型精梳机。从目前精梳机的售价上看,PX2型精梳机要比FA266型精梳机高出l/4~1/3,在相同性能条件下,FA266型精梳机也优于PX2型精梳机。生产质量和工艺指标比较见表2。

3 FA266型机生产工艺分析与实用示例
某厂在纺制CJ 14.5 tex纱时,对FA266型精梳机作了10次试验分析,情况见表3。
试验均在落棉率18%、干重23 g/5 m、总牵伸倍数11.4、后区牵伸1.14倍的条件下进行,这时无论是相对湿度与胶辊怎样变动,条干CV值始终在3.4%以下,好的还可达到2.39%和2.46%,且速度可达325钳次/min。从中还应知道这样一个要点,就是目前在新型精梳机的设计中,无论国际上或是国内,已将精梳机的总牵伸倍数从最高的19倍以上降至16倍~17倍,说明总牵伸倍数过高或干重过轻,对条干CV值、对减少棉结、对精梳的其他质量指标都是不适宜的。

为了纺好各种档次的精梳纱,根据使用中的实践经验,编制此高、中、低三种实用工艺示例,仅供厂家参考,希望不断总结,时有提高(见表4)。

4 精梳准备工艺的选择
由于目前精梳新品种增多,故不能干篇一律,要根据实情来应用,现据笔者的实际调研情况分列如下,仅供参考。
(1)以下产品可采用并条——条卷工艺:
小批量的低档精梳产品;18 tex的色纺精梳产品;棉毛混纺的精梳产品;低档的棉麻混纺精梳产品;
(2)以下产品可采用条卷——并卷工艺:
高档、较高档的精梳产品;双精梳的高质量产品;
(3)以下产品可采用预并——条并卷工艺:
中高档的精梳产品;棉麻混纺的精梳产品。
5 对较先进精梳设备技术改造的建议
最近,党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很正确的。以精梳机而论,由于FA266型精梳机的生产,使精梳设备更趋先进与合理,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那么怎样才能使原来生产的较先进的精梳设备不致淘汰又能上一个新台阶,促使其产品更加稳定可靠的向前发展,以适应目前市场的需求,纺制出更好更多的精梳产品,笔者主张要掌握“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必须迅速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结构调整与产品换代的需要,这样才能增加经济效益,发挥主动作用。对此,笔者建议应针对性地走不同机型不同改造的路子。
对FA26l型、FA254型、FA26l/ZF型、FA26lA型、E7/5型等精梳机的技术改造,主要需:①更换与改变曲柄传动系统;②更换与改变钳板机构;③更换与改变牵伸机构。
对E7/5A型精梳机的技术改造,主要需:①更换与改变曲柄传动系统;②更换与改变牵伸机构。
对E7/6型精梳机的技术改造,主要需:更换与改变牵伸机构。
应注意的是:这些机构更换与改变后,其生产工艺需按FA266型精梳机的要求进行,目前,已经有这方面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