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棉所:7月棉花长势偏差 区域间差异大

      中棉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棉花项目组,于2009年7月中旬定点调查了川、湘、鄂、皖、赣、苏、豫、冀、鲁、晋、陕、新、甘、辽和吉等15省143个县(团场)4365户定点农户的棉花生长情况,结合对长江、黄河和西北的考察,发布监测报告。
    一.长势较差,渍涝灾害重;生长发育的早晚相差大,区域之间差异大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7月为90,为常年(前6年)的93,全国果节数23个/株,少于去年同期一成和常年半成多。监测结果,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棉花长势转化加快,但区域和棉田之间的差异大。一类苗,内地果节数40~50个/株,西北16~20个/株,伏前桃1~2个/株,但大部棉田没有伏前桃,这在近30年很不多见。
    总体来看,由于4-5月低温,全国棉花普遍晚播迟发10~15天,长势不均衡。6月中旬以来苗情转化相对复杂:一是黄河苗情转化加快,长势较好,伏前桃仅少1个,有望夺高产。二是长江中游7月上中旬暴雨、渍涝受灾面积大,迟发加重。三是西北7月中旬进入高温,迟发弱苗转化加快,有利晚播争早。
    从天气来看,从6月到7月中旬,高温与低温相间,旱和涝并存,流域间气候差异大。长江中游强降雨,气温偏低,棉花生长减慢,迟发加重。黄河气温高,苗情转化加快,华北和黄土高原局部伏蚜和红蜘蛛危害加重。
    从灾害来看,6月中旬到7月中旬,南涝北旱,受灾面积较大,灾情偏重。6月下旬和7月上旬长江中游强降雨受渍棉田1174万亩, 抽排积水面积200万亩,绝收40万亩。6月下旬到7月上旬黄河≥35℃极端高温持续近20天,受旱棉田200多万亩,抗旱100多万亩,中旬局部降雨缓解旱情。据7月20-23日考察,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局部苗蚜、伏蚜或红蜘蛛危害较重,下旬降雨被控制。
    长江CCGI 7月为78,为常年的75,果节数26.7个/株。苗情长势差于去年同期两成多,差于常年两成半。据分析,前期低温迟发和7月上中旬强降雨造成的渍涝是长势偏弱的主要原因。加上肥水碰头,弱苗长势偏旺,果枝和果节少,“两萎病”发生面积大而重。
    黄河CCGI 7月为106,为常年的104,果节数30个/株。苗情好于去年同期半成多,好于常年同期近半成。据分析,一是本流域持续高温加速转化,二是播种增加密度12.9%补偿因迟发单位面积果节数的不足。三是高温和干旱抑制了“两萎病”发生。整体看,华北丰产架子搭得早,开花早,生殖生长加快。黄淮春套、麦茬和蒜茬晚栽棉花转化加快,好于去年同期苗情。淮北气候适宜,苗情长势好。
    西北CCGI 7月为84,为常年的84,苗情长势差于去年同期和历年近一成半,果节数12.3个/株,其中南疆15.5个/株,北疆9.8个/株,河西走廊8.8个/株。特别是北疆种植密度增加15.1%,补偿因迟播单位面积总果节数的不足,较好地发挥“以密增早”。6月中旬以来气温回升快,日照充足,弱苗转化加快,但由于前中期持续低温总体偏迟。据7月23日考察,河西走廊开花果枝偏迟3个/株,时间约晚9天。
    特早熟CCGI 7月为97,为常年的87,果节数8.7个/株,由于气温持续偏低,雨日数多,棉花生长受阻,长势差于去年和常年。7月下旬渍涝又加重了迟发。
    二. 分类管理,防灾减灾,力争迟发夺高产
    8月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生产的主攻目标是增结伏桃和早秋桃。针对今年气候异常、普遍迟发和苗情复杂的现实,强调分类管理,力争迟发夺高产争早熟。同时,8月仍是灾害多发期,既要防自然灾害还要防病虫害,要力争抗灾夺丰收。根据项目组专家会商意见,提出建议,长江要充分利用中期高温富照和秋高气爽的有利天气,发挥棉花独有的无限生长习性,增结伏桃和早秋桃,实现晚发夺高产。黄河要积极防早衰,增结伏桃和早秋桃。西北要促进早结铃,及早防控贪青晚熟,力保成铃5~6万个/亩,力保霜前花达到80%。从7月下旬和8月,分区域和分类田的管理措施如下:
    (一)长江流域:狠抓中期管理,促弱转壮,增结伏桃和早秋桃
    1、晚发棉田管理一是重施花铃肥。中游棉田,追尿素15~20千克/亩;底肥不足棉田,补施磷肥和钾肥。氮肥追施时间不能晚于立秋。二是整枝打顶。鉴于迟发,中游打顶时间仍不能迟于立秋,下游一般在7月底。肥水碰头易生长赘芽,要抹赘芽。三是要勤中耕,破除板结,清除杂草。四是分类看苗化调。缩节胺用量为2~3克/亩,旺长田重控,迟发弱苗田轻控。五是综合防治病虫害。
    2、渍涝棉田管理
    一是排水降渍。清理“三沟”、快速排除田面积水和暗水,降低湿度,促进恢复生长。二是扶理倒伏棉株,清洗叶片淤泥,扶理后及时雍土护根。三是中耕松土培土,降低土壤湿度。四是补施恢复肥,提倡叶面喷施氮肥、钾肥2~3次。
    (二)黄河流域:狠抓中期管理,防早衰,力争高产夺丰收
    1、揭膜和重施花铃肥。先揭膜,再追肥尿素10~15 千克/亩,有条件追肥硫酸钾肥4~5千克/亩。旱地或易早衰棉田,追施尿素7~10千克/亩,时间不迟于7月底,8月中后期提倡叶面喷磷酸二氢钾。
    2、抗旱与防涝结合。当前本流域旱涝并存,鉴于“七下八上”正值雨季,强调灌排结合,抗旱切忌大水漫灌,提倡隔行灌溉,灌水量10~20立方米/亩;持续干旱再浇第二次或第三次,水量要适当加大。同时,打通田间排水沟渠,清理河道渠沟,保证行水通畅,预防大雨暴雨造成内涝。
    3、化学调控。7月下旬打顶后使用一次,缩节胺2~3克。弱苗田适当减少用量,推迟用期;旺苗和高肥水田可适当增加用量,提早施用,可防徒长。
    4、整枝打顶。晚发、长势强的棉花不宜迟于7月25日;麦茬和蒜茬棉不迟于7月底。
    5、持续干旱要加强伏蚜和红蜘蛛的监测和防治,做到点片发生,点片治理。
    (三)西北内陆:加强肥水调管理,防晚熟,力争迟发早熟夺高产
    1、勤浇水,早施肥,减氮补钾。近期高温需水增加,三水要连接二水滴灌,四水五水连续滴灌,做到多滴勤滴,每次滴灌10~15方/亩。施肥与滴灌结合,花铃期滴施尿素10~15千克/亩,滴4~5次。后期减氮补施硫酸钾肥3~5千克/亩,可防贪青晚熟。沟灌或膜上灌溉棉田要适当控制水量,北疆和河西走廊氮肥追施时间不能迟于7月底。
    2、控水控肥,适当早停水。针对迟发晚熟,在底施复混肥料基础上,追施氮肥提倡适当控制,氮肥要两头控,即前轻后轻中重;灌溉前促后控,前期早滴勤滴控量增次,每次滴灌不超过10~15方/亩。适当早停水,正常棉田停水时间提早到8月中下旬,比常年9月底停水提早20天;对弱苗易早衰田块,要看苗适时停水。
    3、除无效蕾花。根据有效现蕾时间,南疆8月5日之后去无效蕾,9月5日之后去无效花;北疆和河西走廊7月底除无效蕾,8月25日前后除无效花。
    4、看苗化调,少控轻控。在水肥调控基础上,提倡看苗化学调控,提倡少控轻控,适宜缩节胺用量为2~3克/亩。
    5、棉蚜和棉叶螨点片发生,采用查、摸、摘、打、追方法点片防治,可得到有效控制。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 毛树春 冯璐 李亚兵)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