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纺织品卫生整理的历史与发展

  四千年前埃及人用植物浸渍液来浸渍裹尸布,保存木乃伊。日本有人例举了现代发展卫生整理的历程表。即:

  1935年DOMAGK提出报告,用季铵盐处理服装有抗菌效果,二战时期德国曾用以处理军服。

  1955~1965期间有名为"Sanitized"的卫生整理纺织用品上市。

  1966~1976期间发展有机金属化合物 (汞、锡、铜、锌)作卫生整理剂,用量极少效果明显。还有用醌类含硫化合物作卫生整理剂。

  1973年日本"关于规定有毒物质家庭用品的法律"生效,研究衣料对皮肤危害的"日本工业皮肤卫生协会"开始把关。1975年后,转入了低毒卫生整理剂的新的开发期,相继开发了有机硅季铵盐(道康宁)、芳香卤代化合物(三木里研)、卤代二苯醚(汽巴-嘉基)以及六亚甲基双胍氯化氢(卜内门)等。

  日本东洋纺对美国道康宁公司的卫生整理剂DC一5700有这样的介绍:

  1975年道康宁公司与BURLINGTION公司协作,以"BIOGUARD TM"为商标,经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许可,开始出售防臭袜子。1977年接受IR一100奖(划时代的发明证)。1980年累计出售防臭袜1·5亿双。19981~1983年出售防臭袜1·5亿双。袜子进入成熟期,美国卫生整理开始用于地毯。

  日本东洋纺向道康宁公司购买DC一5700,于1981年与小松染工共同开发B10S1L 卫生袜;1982年扩大到一般衣料和家庭用品。1982年的销售额达到48亿日元(全日本350 亿日元);1983年达到100亿日元(全日本700亿);1987年全日本达到2000亿日元。

  我国卫生整理发展情况

  
1982年中国医科院皮肤病研究所提出"806"防脚癣加工剂,江苏某袜厂生产防臭袜。

  1984年上海树脂厂试制出SAQ一1整理剂。

  1985年山东大学与山东省纺织研究所合作试制出STU一AMlO1整理剂。

  1985年河北省纺织研究所与石家庄四印合作,在酸性焙烘条件下,抗菌剂通过交联剂结合在棉织物上。

  1986年山东菏泽印染厂配制HP一l水溶性协同抗菌剂,能与纤维生成络合物,抗菌性能达到DC-5700水平。

  1986年北京印染厂采用军事医科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抗癣药ME8605,生产衬裤,以防治大腿内侧湿疹,经老山前线1500名战士试穿,效果明显,当年通过鉴定,获纺织部三大支柱新产品创新一等奖。ME8605系由抗真菌药和抗菌增效剂以及抗过敏等药物配成,织物整理时配以耐洗整理剂,药物用量1%,耐洗100次以上。

  1987年山东省纺织研究所与青岛二印合作开发出婴儿尿布和婴儿套装服,产品获国家经委新产品金鹿奖。自1988年起,己相继开发出袜,鞋垫,纯棉针织弹力汗衫裤,毛巾以及供制作买单、工作服用的纯棉织物等,累计销售额达到百万元以上。

  1988年山东海洋大学研制-溴代肉桂醛用于胶鞋,沙市袜厂采用咪唑抗菌剂处理袜子。

  1989年中国纺织大学推出腈纶织物防菌产品,称作AB布。

  1990年山东纺织工学院研制的SFR一l 羟基氯代二苯醚非离子性卫生整理剂通过鉴定,潍坊床单厂采用该助剂拼用2D树脂加工床单。中国纺织大学也研制出这类产品。

  1990年武汉三印卫生整理产品获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3年9月青岛第二印染厂被卫生部批准为全国医院职业服装面料生产指定厂,目前生产量约为10万米/月。自1993年起,青岛印染厂采用进口整理剂,加工抗菌、防虫、防臭全棉和涤棉被套,返销日本,月产量为5~8万米。

  九十年代末,抗菌防臭纺织品市场开始升温,抗菌纤维(包括合成纤维与天然抗菌纤维)相继入市。眼下比较热门的产品莫过于脱乙酰甲壳质HTCC(脱乙酰甲壳质HTCC与三甲基环氧丙烷氯化铵GTMAC,摩尔比>1:3的反应物)GTMAC的环氧基与HTCC上的氨基反应生成带有季铵盐的HTCC衍生物,用全0。25克/升的弱酸性工作液,处理棉织物,可得近乎100%的细菌减少率,通过添加固着剂,目前可以做到的最佳耐洗性是;6次洗涤后细菌减少率为90%,10次后为80%。

  1996年,日本富士纺开发的Chitopoly(将HTCC的微粉混入波里诺西克人丝)天然系抗菌防臭纤维进入市场。有临床试验报告证明,用它作内衣,有改善过敏性疾病的作用。99年为英国综合流通另售业Max&Spencer所接受,开始作为“保护自身健康的衣料”而受到了全世界的注意。

  2000年,日本用它作原料,到我国来进行来料加工的定单不断增加。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