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程选择
1.配置选择根据加工原料和产品要求,有几种配置可供选择:纯棉(30mm以上),纯棉(27-30mm(,纯棉(25-27mm,,高含杂),合成纤维;再生纤维.
2.纺棉精梳(27~30mm)流程示例
B12SB型往复抓棉机→金属火星探除器→B39型双打手轴流开棉机(附B44型凝棉器)→B143型六仓混棉机+B38型精开棉机→B151型风机(附1346型除尘器)→B139型连续给棉装置→C501型梳棉机
(二)单机特征
1.B12SB型往复抓棉机往复直行式抓棉机,适用65mm以下棉或再生纤维、最多4种配棉成分混和输出,能高效灵活生产;抓棉小车能自动地跟踪棉层高低,并一路精细抓取原棉,抓棉小车有两个抓棉罗拉,每个抓棉罗拉有254把刀片,做到“多包取用,精细抓取”;最高产量可达1600kg/h;损坏刀片,只需简单地更换端部的碳化钨硬质合金即可;围绕抓棉机工作区域设有安全光栅。主要技术特征见表2—2-25。
2.B39型双打手轴流开棉机该机具有高效开松、无握持开松特点,纤维应力低,几乎不产生棉结;进入机内的棉束,沿除杂辊表面回转几圈后输出,充分发挥该工序“早落少碎、最佳除杂、有效除尘”的作用,纤维碎片和尘杂可直接被去除;各种除杂参数可通过面板输入控制,调节两个除杂辊的速度可改变除杂强度,两个尘格的角度可决定废花相对数量,并可自动根据B12SB型抓棉机加工不同的配棉成分调整到预置的工作状态,从而灵活地达到最佳除杂,产量可达1250kg/h;喂棉分配不使用机械部件,可确保每种配棉成分的瞬时混和均匀;开松后的原料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尘笼凝棉器,适合自动连续混棉机操作,且性能可靠。主要技术特征见表2-2—26。
3.B143型多仓混棉机有四个或六个混棉仓,能自动均匀地对原棉进行混和、开松;喂棉分配不使用机械部件,可确保每种配棉成分瞬时混和均匀地存放到所有的棉仓内;开松后的原料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凝棉器,适合自动连续混棉操作,产量最高可达1200kg/h(六仓)。主要技术特征见表2—2—27。
4.B38型精开棉机B38型精开棉机适用于皮辊棉、锯齿棉及65mm以下的再生纤维,它
开松轻柔密集,纤维损伤降到最低。该机具有三种不同的开松辊(角钉、梳针和粗锯齿),根据加工原料的种类进行选择配置。开松时产生的杂质和灰尘通过吸尘罩被输送到集中吸尘系统,并且吸尘是连续的。在除杂中采用两把带吸尘罩的除尘刀和弧形梳理板来进行除杂除尘。最佳除杂参数可通过面板输入控制,调节除杂辊的速度可改变除杂强度,落棉数量可通过设定电气驱动的导风板翼片来确定,翼片的位置将决定落棉质量和数量。主要技术特征见表2-2—280
5.B37型三辊筒精开棉机该机最适合于加工含杂率高的锯齿棉,它有连续三个开松辊,可根据加工的品种不同进行速度调节,同时每个开松辊均配有一组除尘除杂装置。其密集的开松可减少好纤维的损失;除杂参数可通过面板输入控制,调节除杂辊的速度可以改变除杂强度;电气驱动导板来变化落棉数量;翼片的数量可以确定落棉的相对数量,翼片的位置可决定落棉含杂率;在开松时所产生的杂质灰尘通过吸尘罩被输送到集中吸尘系统中。主要技术特征见表2-2-29
6.B139型连续给棉装置该机通过带有连续调整棉丛的双箱装置进行工作。棉块通过气流被分离并进入上棉箱,可移动的给棉罗拉从上棉箱通过给棉板输送原料到开松辊,并通过管道输送到下棉箱,同时被气流压缩,压力传感器根据下棉箱的压力变化调节给棉罗拉的速度,从而保证连续喂棉均匀,改善棉条整齐度和棉网均匀度。从上棉箱排出的空气输送到排尘管内,而下棉箱排出的空气由风扇回收且循环利用。最高产量可达150kg/h,直接与梳棉机配套连接。主要技术特征见表2—2—30。
7.B14型开包和预混棉机 针对加工很小批量或生产场地仅有很小空间时,推荐使用B14
型开包和预混棉机。在开清流程中,该机被放置在自动抓棉机后,从B12SB型抓棉机喂人的棉丛会在混棉机中预先混和,预混棉机与混棉机组合,可达到非常均匀的混和效果。主要技术特征见表2—2—31。
价格行情 | 价情总览 | 纱线行情 | 棉花行情 | 化纤行情 | 面料行情 | 茧丝行情 | 化纤原料 | 其它市场行情 | 企业报价 |
纺织黄页 | 印染黄页 | 纺机黄页 | 针织黄页 | 丝绸黄页 | 化纤黄页 | 面料黄页 | 服装黄页 | 家纺黄页 | 棉纱黄页 |
知识技术 | 纺织基础 | 丝绸知识 | 印染技术 | 纺织标准 | 纺织技术 | 服装设计 | 化纤技术 | 纱线工艺 | |
纺织资讯 | 服装服饰 | 综合资讯 | 海外资讯 | 科技信息 | 纺织证券 | 纺企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