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试验条件: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工厂内部如达不到标准温湿度条件时,可以在接近车间温湿度条件下进行,但试验地点的温湿度必须保持稳定。
5.2 试验周期:一般为一天或二天试验一次,以一次试验为准,作为该批纱线的定等依据。节假日的生产量,可与相邻批并批,但周期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
5.3 试样:纱线的黑板条干均匀度、黑板棉结粒数、十万米纱疵的检验皆采用筒子纱(直接纬纱用管纱),其他各项指标的试验均采用管纱。用户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以成品质量检验为准。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百米重量偏差的取样数和试验次数按GB/T 398中5.3.1执行。
5.4 单纱(线)断裂强度及强变异系数CV(%)的试验方法按GB/T 3916执行。
5.4. 1 单纱(线)断裂强度如不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其测试强力应按ZB/TW 04006.1进行修正。
5. 4. 2 单纱(线)断裂强度的试样可与百米重量允许偏差用同一份试样,单纱每份试样不少于30个管纱,每管测试2次(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者,每份试样不少于15个管纱,每管试4次);股线每份试样不少于15个管纱,每管测2次,总数不少于30次。采用全自动纱线强力试验仪的取样数,纱线均为20只管,每管5次,总数为100次。试验报告应注明所用的强力试验仪类型。
5.4.3 单纱(线)断裂强度的回潮率可采用百米重量允许偏差试验的同一份回潮率数据,核算修正强力。但如两种试验不在同一条件下测试时,单强回潮率应另行测试,每份试样重量不少于50g。
5.5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和百米重量允许偏差的试验方法按照GB/T 4743执行。其中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采用任选程序1,线密度采用任选程序3。百米重量偏差的计算公式如式(4):

5.6 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方法、黑板棉结粒数试验方法按照GB/T 398中附录A(补充件)执行。
5.7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试验方法,按GB/T 3292执行。
5.8 十万米纱疵(A3+B3+C3+D3)的试验方法按FZ/T 01050执行。
5.9纱线成包重量
5.9.1 当确定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时,应进行回潮率试验,然后计算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测试回潮率的仪器,管纱线和绞纱线用电热烘箱,筒子纱线可用电热烘箱,也可用筒子测湿仪。
5.9.2 管纱线或筒子纱线的取样,每批量在2t及以下,每0.2t取样一个,但不得少于六个,批量在2t以上,其超过2t的部分,每o.5t取一个,取样应随机均匀,并注意生产班次的代表性。管纱线或筒子纱线采用烘箱试验方法时(筒子纱线应采取距边纱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处),可采用间接称重法或直接称重
法。
5.9.2.1 间接称重法:采样前将管纱线或筒子纱线称重,然后摇取试样,采样后再将管纱线或筒子纱线称重,两次称重的差数即为试样烘前重量。然后将试样放入烘箱中烘干,称重,再计算回潮率。
5. 9.2.2 直接称重法:先将筒子纱外层去除到约三分之一厚处用刀子划断内层纱线,并将其剥下称重,作为试样烘前重量。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称重,再计算回潮率。
5.9.3 绞纱线的取样,每批量在2 t及以下的,取样总重量不少于75 g,2t以上取样总重量不少于150 g。
5.9.4 烘箱测试回潮率按照GB/T 4743执行。
筒子纱线采用测湿仪试验时,应按筒子纱线测湿仪试验方法进行,在取得筒子试样后,立即进行测试以避免回潮率变化。每月至少一次应以烘箱测试法核对回潮率的测试结果,并根据核对的数据,核正修正系数。
5.9.5 在成包过程中,如因温湿度升降而影响回潮率变化时,可按温湿度情况,分阶段进行回潮率试验,根据不同阶段的试验回潮率,分别计算不同阶段的成包干燥重量,不得混淆。
5.9.6 根据实际回潮率,按式(5)计算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5.10 试验结果的表示
一批纱线的各种试验结果是由该种试验的全部试验值的计算结果表示,各种试验结果的计算精确度,除已规定者外,按表8规定。

6 检验规则
按照FZ/T10007规定执行。
7 标志、包装
按FZ/T10008执行。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几项指标的规定
A1 精梳涤棉混纺本色纱线的纤维含量(%)应严格控制,其差异绝对数不允许超过土1.5%,例如:65/
35精梳涤棉混纺本色纱线的纤维含量允许范围为涤纶63.5%~66.5%,棉36.5%~33.5%。
涤棉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按GB/T 2910执行(计算方法按1.9.1净干含量百分率计算)。
试验周期,每周不少于一次。
A2 实际捻系数控制范围为不低于经纱320,纬纱300,针织用纱300,股线350。有特殊要求另订协议。
捻度试验方法按GB/T 2543.1和GB/T 2543.2规定执行。
纱线捻度试验取样规定:各品种各机台每月至少轮试一次,试样应在各机台上均匀、随机拔取,每台不少于2个管纱,但不得在同一锭带上拔取,每管测2次,总数不少于40次。如捻度齿轮调换或其他机械和工艺上的调整影响捻度时,都应随时试验。
A3纱线定捻缩率
精梳涤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定捻缩率,应每月至少试验一次,每次试验间隔日期力求均匀。原料工艺
及定捻工艺改变时应及时增加试验次数,试验时试样应从定捻前后同一成品中采取,按式(A1)计算纱
线定捻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