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天福绸布店(民国名牌)

  在南京绸布业中,“天福”可以说是响当当的一家老字号名店,它是由当时行业中有经验、有实力的柳榕卿、朱炽侯、李文厚诸先生集资于1922年开设的。店址选在南京商业闹市区三山街口。股东们审时度势,认为要开一家像样的大店,取个好店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家苦思冥想,有人提出,开店经营,靠天吃饭。据此,便议定以“天官赐福”之意,新店取名为“天福”绸布店。“天福”于店主和顾客都是吉利的。

  在当时来说,新建的“天福”绸布店确实气派不凡:两层楼三开间门面房,楼房中间的屋顶上还建有一座塔式四望亭的门楼。亭中安置一只大型自鸣钟,按时自鸣报时。亭顶竖立一根旗杆,旗帜飘扬。亭上装饰天福店名和七只环形跳跃的霓虹灯。夜晚,霓虹灯光彩四射,映出“天福”两个大字。而天福的店招,则是请了武进书法家唐驼写的。唐驼是近代知名书法大家,其书法秀美遒劲,时称“唐体”,二三十年代,请他写市招联额成为一时风尚,此一店招,更如锦上添花。天福店堂内摆设亦是不凡,立式货架和卧式货柜陈列有序,还置有红木桌椅,供大主顾休息、用茶、洽谈生意。总之,店堂内外装饰得都十分得体。布店所用的包装纸上皆印有大红“天官赐福”图案,并有麦穗烘托“天福”两个大字,让顾客心理上图个吉利。

  天福既经营土布,也经营洋布,同时经营的还有国产的绸缎、以及英国的马裤呢、毛哔叽之类。当时通州民间生产的土布,在江南一带是十分有名的,天福特意在通州设立了“通庄”,派专人坐庄,从事收购土布的工作,又在上海设有“申庄”,从上海厂方直接进货,顺便购进各色洋货,这与同行业相比,天福的生意就占了优势。天福还在店内设有后场,专门按市场的需要,自行改装布匹,将通州土布、花旗洋布、人造丝、真丝、交织绸做的生坯,制订特有染色程序和标准,送往当时南京评事街著名染坊加工,染成各种颜色的布匹,工艺考究、色泽光亮。如黑生尖丝绸,是那时南京人夏季特需的衣服面料,乃天福名牌专供商品。在此方面,就占尽了优势。店里还一直奉行“城里人、乡下人,一样看待;买得多、买得少,老少无欺”这一经营服务态度,深得顾客好感,许多人即使多跑一些路,也乐于赶到天福选购衣料。就这样,天福以品种齐全、价廉质优、热情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广泛信赖。

  抗战时期,天福绸布店部分改组,由原镇江银行界的唐绍基出任经理,生意仍然不错,直到1949年前,都是南京殷实、著名的老布店。

  解放后,天福绸布店归南京纺织品公司,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将老店进行两次大规模改造,建成三层楼三开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层门面墙改成大理石砌座,二三层是瓷砖装饰,迎街门面的店招也改由当代大书法家林散之的手笔。店堂内部货架平台、灯光照明全部为现代装潢,舒适、大方、光彩照人。老布店成了新型的纺织品、服装专业商场。

  改革开放后,商场更是不断转换经营机制,名、优、特、新品种一应俱全,还附设服装加工部,代客裁减、来料加工。与此同时,加强了企业内部管理。实行全员风险承包,销售额逐年上升,连续多年获得全市物价信得过、计量信得过的“双信单位”。80余年老商号,今又重领风骚。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