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为什么非要盯住服装不放手

  先是有人平素就穿着宽松的大衣服读经,也算一种选择,只要你还穿着衣服,宽就宽点,不露就行;接着,就张罗着凑了100多个学者呼吁奥运会中国团要着汉服,这个名单更邪行,说是100多个学者,可能是人数不好凑罢,连一些在读的硕士生都堂皇其上了。人才窘迫之状,可知。这一回,更有意思,5月10日北京大学启动了中华学位服设计大赛,最终夺魁者将可能成为未来北大学位服的样式。(5月11日《新京报》)
  
  该来的终归要来,服装问题终归是要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北大此举,长袖善舞,或可成为衣服改制论者一针强心剂,继续支撑着他们在迷失了方向的文化隧道里瞎走。
  
  在倡导者那里,衣服就是国粹,就是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就是中华几千年来文明的积淀,能不慎乎?厚厚的文化和薄薄的衣服,在中国崛起的鼓噪声中不期而遇,大概又是天意啦。你听听这100多学者的话:“穿上民族的礼服,采用民族礼仪,体现着民族的尊严,也体现着对客人的尊重!”多大、多严重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听从他们的倡导的话,那大概就是“丧失民族的尊严”、“丧失民族的自信”啦。可见,从这些话语的使用上看,这些所谓学者的国学修养是何等的差,汉语的表情达意在他们这里,已经沦落到很不堪的地步。还挽救什么汉服,先拯救一下诸位的汉语吧。
  
  至于北京大学那些学位服之类的做法,在我看来,更多是一种游戏、一种游离于学术和时尚之间的益智游戏。不可过高估量其意义,当然也没有必要贬抑其价值。学生们喜欢这样有点古老、却又是全新的东西,只要不牵扯到“复兴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这些大题目上来,那就尽情地玩。就当弥补一下小时侯的手工课程,大家凑在一起热闹热闹好了。
  
  如果真用心的话,我还建议勤奋的学子们找出沈从文先生的《中国服饰研究》,对照着中国历朝历代的典型服饰,去芜取精,略加修饰,还原出中国各个大的朝代时期的服饰,也算一种精细化研究罢。这样的一套中华服饰出来,相信所有的胡乱倡导者大概就会闭上嘴巴,不再笼统提倡汉服什么的了。沈先生在书序中已经说道:“中国服饰研究,文字材料多,和具体问题差距大,纯粹由文字出发而作出的说明和图解,所得知识实难全面。如宋人作《三礼图》就是一个好例。但由于官刻影响大,此后千年却容易讹谬相承。”
  
  举凡现在的一些服饰怪现状,或许正应和了沈从文先生所说的“讹谬相承”。为什么总是要盯住衣服不放手?我们知道,历史上的野蛮部落里女人的身体就是领土的一部分;难道,衣服或许又是文明国家的一部分领土?即便大家津津乐道的那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也是着眼于衣服的实际功用,当时的紧迫情形,其所大虑者,是军队如何能够方便作战。至于是“恢复祖制”还是“数典忘祖”,我相信,在英武的赵武灵王那里,都是伪问题。
  
  这几年来,社会上总是出现一些闹剧一样的事件,从宽容文化的角度上看,这些尝试和努力固然能活跃我们的文化、开阔我们的视野,进而,或许能部分的让我们窥到中华文化的美丽。这些都是不错的,但如果这些尝试和努力带有浓重的专制色彩,夹杂了我们不喜欢的腐朽气息,那只能是虚妄的挣扎罢了。(作者:胡印斌)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