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细纱机专用专利下销的结构和特点,新型下销平面宽度缩短,最高上托点高度提高,摩擦力界增强。对新型下销和传统下销在不同号数的色纺纱品种上进行了纺纱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下销纺纱质量优于传统下销,特别是在成纱条干和细节方面改善明显。
目前细纱机的牵伸机构基本是三罗拉长短胶圈弹性钳口牵伸,由摇架、上下罗拉、胶辊胶圈、上下销及隔距块等组成。下销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上销,固定下胶圈,引导下胶圈回转,并和上胶圈组成弹性钳口,对主牵伸区的纤维进行有效控制。下销的形状直接影响牵伸区的摩擦力界,影响浮游区的长度,从而影响成纱质量。天津田歌纺织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对细纱机下销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细纱机下销,具有较好的纺纱效果,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ZL02155266.5)。下面就新型下销在我公司的纺纱效果作一分析介绍。
1新型下销的结构和特点
1.1新型下销的结构
现有的细纱机“T”形下胶圈销是6锭一根统销,其断面呈曲面“T”形,如图1-a所示。其工作面由一段曲面与一段平面组合形成,曲面的长度、平面宽度、平面与曲面的高度差是决定牵伸区中摩擦力界强度分布的关键参数。曲线部分最高点与平面部分的高度差,即最高点上托1.5 mm,平面部分宽8 mm。新型下销是在原下销的基础上,改变其断面尺寸,将其工作面上曲面的长度、平面宽度、平面与曲面的高度差进行重新设计,最高点上托由1.5 mm改为1.6 mm~3.0 mm,平面部分由8 mm改为5 mm~7.9 mm,根据所纺原料的不同,可以在变化范围内选择。这样组合成的工作面,在牵伸区形成更为合理的摩擦力界,提高了牵伸区控制运动纤维特别是浮游纤维的能力,使纱条运行平稳,明显改善成纱条干。为了使新型下销具有较好的通用性,经多次试验,确定尺寸如图1-b所示。
1.2新型下销的特点
上、下胶圈在运行过程中受到胶圈销摩擦阻力的作用,其工作边均呈松弛状态,适当加强胶圈中部的摩擦力就成为改进双胶圈牵伸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下销任意断面的上表面为一段直线和一段复合曲线相连形成的阶梯状,这种设计有利于张紧胶圈,有效地解决胶圈工作段松弛而引起的中凹现象,加强中间的附加摩擦力界,提高对运动纤维的控制。随着牵伸装置诸如新型弹性摇架、气动加压、软弹性胶辊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须条的握持能力,因此,适当提高上、下胶圈对运动纤维的控制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而原下销的设计呈现出上托力不足的缺陷,不能很好地对牵伸中的运动纤维进行控制,存在着有待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新型下销主要特点:(1)缩短了直线(平面)的宽度,使曲线最高点前移,扩展了摩擦力界的幅度;(2)提高了最高上托点的高度,增强了摩擦力界。浮游纤维运动和变速主要取决于控制力和引导力的大小,为了使浮游纤维不提早变速,必须加强控制力,即加强牵伸区内须条的中后部摩擦力界的强度和扩展幅度。双胶圈牵伸摩擦力界的合理布置,关键在于胶圈钳口至前罗拉钳口的距离、胶圈中部和胶圈钳口的压力大小及稳定状态,既要适当加强控制力,又要稳定控制力,从而满足纤维变速点分布向前钳口集中。新型下销有利于控制纤维的有序运动,起到了稳定纤维变速的作用,使成纱条干更为均匀。
新型专利下销外形为“T”形,宽度仍然是24mm,总高度也是26.25 mm,专利下销和普通下销的差别在于平台宽度减小,凸缘改薄,阶梯高差增加。在下销总高不变的情况下,新型专利下销平台位置相对总高和宽度同普通下销是一致的,因此,使用“T”形下销的环锭细纱机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就能采用新型专利下销,安装方便。
2新型下销纺纱试验
我公司是专业生产针织色纺纱的厂家,采用的原料是染色棉或天然彩棉,按比例与本色棉或其他纤维混纺,生产各种色彩的纱线。试验品种分粗号、中号、细号纱和不同原料混纺纱。各品种在同锭同粗纱同工艺条件下,不同下销纺纱质量情况见表1。
由表1数据可知,采用新型下销后,对于不同号数混纺纱,其条干CV值降低0.9个百分点左右;千米细节减少约50%;千米粗节减少约30%千米棉结减少约20%。
为观察新型下销整机上车使用效果,我们进行了新旧下销整机纺纱对比试验,品种为C/T50/50 17.4 tex和C 14.6 tex纱,随机抽样检测,结果见表2。表2结果表明,新型下销整机上车后,纺纱性能稳定,成纱质量较原下销有较大改善。
3 结束语
色纺纱对色结和棉结要求特别高,纺纱生产中一般都采取增强分梳的措施。棉纤维经染色后,强力下降,只有原纤维强力90%左右;表面棉蜡基本去除,在纺纱过程中纤维容易损伤,产生较多的短绒,降低了成纱条干水平。经过对比试验表明,新型下销对成纱条干和细节改善比较明显,现已在FA506型细纱机上推广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使用新型下销加强了胶圈中部摩擦力界的强度,使成纱条干水平提高,但对牵伸机构状态稳定性和一致性比原下销要求要高得多,否则条干水平改善差异较大,使得管纱问条干CV偏大。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确保牵伸区中摇架加压的一致性,检测周期要缩短,并适当提高加压压力,在原摇架加压基础上增加5 N/双锭~10 N/双锭为宜。
(2)应认真检查上胶圈与下胶圈接触曲面,要求下压或上托点至胶圈钳口间形成一段比较缓和的曲线通道,对上胶圈销和下胶圈张力架要严格检查。
(3)通常中上罗拉定位在-2 mm,经过试验,使用新型下销时,适当前移0.5 mm,对纺纱条干更为有利。
(4)采用国产新型下销纺纱是一种提高成纱质量的简单、快捷、有效的手段,我们刚进入摸索阶段,有待于对下销断面工艺尺寸作进一步研究,使纺纱条干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