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纺纱是传统的产业,纺纱工艺更是一项传统的工艺技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服饰对纱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展示个性化已成为一种潮流,崇尚自然成为一种时尚。随着新产品开发力度的加大,棉纺织产品已逐步脱离传统产品的风格、面貌、手感及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际传统市场已出现这方面的萌芽,棉纺织品市场已不再是单一的传统风格的产品,三合一、四合一等仿毛产品开始流行。追求纱线条干的活泼性、截面的可变性、色彩的多样性成为纺纱领域一个新的课题。
在传统的环锭纺纱机构中,喂入系统往往只有托锭或吊锭,只能用一个粗纱喂入;牵伸机构是连续的双区牵伸,纺纱追求条干均匀和稳定,我公司经过对传统纺纱机理的深入研究,在棉纺生产设备上开发出一种我们命名为“梦菱纱线(Moly yarn)”的新产品。
1梦菱纱是专利产品
梦菱纱(Moly yarn)是由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发明的一种独特的纱线,该纱线及生产方法已获得新型纺纱发明专利,(专利号:01126398.9,03229368.2)。并已获浙江省新产品称号。
2梦菱纱纺纱特征
2.1传统纺纱(环锭纺)特征
传统的环锭纺纱以单粗纱喂入,双区连续牵伸,成纱以均匀性(条干、重量、强力)作为主要质量指标进行考核。
2.2梦菱纱纺纱特征
梦菱纺纱以多粗纱喂入,粗纱以连续和不连续的状态同时喂入到前区,混合的粗纱在前区得到牵伸、混合,从前罗拉吐出的须条被加捻成梦菱纱线。传统环锭纺所注重的条干均匀不作为质量考核指标。
3梦菱纱纺纱机构
3.1 喂入机构
传统环锭纺纱机一般采用吊锭或托锭,纺制梦棱纱时粗纱的数量需要增加一倍或更多。一种方法是增加吊锭数量,另一种比较合理利用空间的方法是吊锭加托锭。
3.2 牵伸机构
3.2.1三罗拉牵伸机构
三罗拉牵伸时可双粗纱喂入,即一根粗纱从中罗拉后面喂人,直接进入主牵伸区,称为基纱。另一根粗纱从后罗拉喂人,称为饰纱。后罗拉传动和前中罗拉相互独立,但控制联动。后罗拉可连续或不连续(间断)回转,回转速度可一致或不一致(转速可变)。从而实现在普通环锭细纱机上进行单双区牵伸、连续和不连续喂入同时进行并可控。
3.2.2 四罗拉牵伸机构
四罗拉牵伸时可三粗纱喂入,粗纱可以从后罗拉和第三、第二罗拉后喂入;第三罗拉和后罗拉可以是连续喂人,也可以不连续喂入;第三罗拉和后罗拉的喂入可以是同步的或不同步的,第三罗拉和后罗拉的回转速度可一致或不一致(转速可变)。
3.3 控制机构
3.3.1 主控制系统
主控制系统的作用是要保证后罗拉(变速罗拉)的运动能满足工艺要求,即后罗拉速度可控、回转时间可控。并要求便于在细纱机上安装。
3.3.2联动系统
联动系统的作用是保证细纱机的控制部分和单独的变速罗拉传动系统在开关车时保持同步,并确保操作方便,安装合理。
4梦菱纱的形态和质量控制
4.1梦菱纱的形态控制
梦棱纱线的结构:梦棱纱线由基纱和饰纱组成,基纱和饰纱可以是各种不同性能的纤维,或不同性质的纤维混合,或不同颜色的纤维混合而成。饰纱分布在基纱上可以是均匀的或不均匀的,可以是有规律的或无规律的。
4.1.1 后区牵伸的影响
由于后罗拉和前中罗拉分别驱动,因此后区牵伸的调整是由后罗拉变速来控制的。后罗拉速度的快慢是控制饰纱分布在基纱上的粗细,后罗拉回转时间的长短控制饰纱分布在基纱上的长短。后罗拉速度最快不能超过中罗拉速度,否则相当于增加了后罗拉回转时间,给形态控制带来困难。
4.1.2 饰纱喂入量的影响
饰纱喂入量由后罗拉速度的快慢、后罗拉回转时间的多少及饰纱定量所决定。饰纱喂入量是影响梦菱纱形态的重要参数,应根据不同的外观要求分别掌握。
4.2梦菱纱的质量及控制(以三罗拉系统为例)
梦菱纱的质量要求以Q/HZH01—2002为依据,该标准由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制定,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梦菱纱的质量以单纱强力不匀率(CV%),单纱重量不匀率(CV%)及黑板棉结为主要考核指标。
4.2.1基纱的纤维平均细度和长度对成纱质量的
影响(表1,表2)

从表1看出,基纱的平均细度对成纱质量有明显影响,因为纤维的细度越细,纱线横截面中纤维的根数就越多,细纤维的柔软性也使得纤维在加捻过程中内外转移的机会增加,这同时也使得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和抱合力得到提高,从而减少了纱线拉伸过程中滑脱纤维的数量,即提高了纤维的强力利用系数,使成纱强力提高,同时也使得强不匀水平有所提高。

从对比试验的情况看,基纱的长度影响成纱强力和强不匀,纤维长度增加,成纱强力也随之提高,单强CV也显著降低,但棉结略有增加。
4.2.2 饰纱的纤维平均细度和长度对成纱的影响
(表3,表4)
由于饰纱是不连续喂入,在纱线结构中不是主体纤维,因此饰纱的纤维平均细度和长度对成纱强力和强不匀影响不大。由于纤维细度细,抗弯抗压能力减弱,成纱棉结有所增加。而纤维长度增加,使得饰纱缠绕在基纱上的机率增加,成纱棉结反而下降。

后区集束使得基纱和饰纱在进入前区后有比较充分混和,成纱强力略有提高,棉结减少明显,但饰纱的色彩在纱线上的体现减弱。在后区不放置集束器时,前区牵伸有赛络纺的感觉,饰纱毛羽比较多,容易形成棉球。
4.2.4基纱和饰纱的相对位置对成纱的影响
在纺制Z捻纱时,由于须条在前钳口输出时和前罗拉表面有一个包围弧,当基纱在右饰纱左时,须条和罗拉表面的摩擦力阻碍饰纱向基纱包覆,而基纱就比较容易的包覆在饰纱上,就呈现基纱包覆饰纱的结构。反之,呈现饰纱包覆基纱的结构,在捻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后加工过程中容易使饰纱起毛,形成棉球等疵点。
5梦菱纱线的风格及应用
5.1风格
梦棱纱线有一种段染的效果,但不是段染;由于梦菱纱往往以多种颜色的纤维作为原料,而使得饰纱在基纱上的分布色彩特别,通过套色染整后,面料的色泽绚丽丰富,仿真效果很好,不是一般的染色能达到的。梦菱纱色彩丰富,花样多变,风格独特。
5.2应用
梦棱纱线可以根据各类纤维的染色性能差异,分别在基纱和饰纱上进行相互组合,生产出丰富多彩的各色面料。用化纤原料纺制的梦棱纱,仿天然纤维的效果明显,尤其是仿麻产品,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梦棱纱线可用于机织或针织,以生产各种时装面料和针织内衣及T恤等。
6 结语
(1)随着我国成功入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也从原来的成本竞争逐渐转向对产品附加值的竞争。对个性化的产品追求,使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新原料产生了浓厚兴趣。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开发成为企业永恒的主题。
(2)由于天然纤维在数量、质量(可纺性)上的局限性以及价格等因素,加速了人们用化纤原料来替代天然纤维的进程。
(3)梦菱纱线以其独特的纺纱方法和风格获得了客户的好评,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梦菱纱线在提高品质上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如色彩的对比控制,减少成纱棉球、纱线形态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