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为测定锦纶6纤维中水溶性低分子物含量的试验方法。
2定义
2.1低分子物
指锦纶6中己内酰胺和水溶性低聚体。
2.2高聚物
由如己内酰胺经聚合反应而成的产物。
3原理
锦纶6中低分子物在酸性介质中加热水解成氨基己酸。然后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时间、偏碱性条件下,它与三硝基苯磺酸(TNBS)反应,呈黄色络合物,再进行酸化,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从工作曲线所得的K值进行计算,求得其含量。
4 仪器
4.1恒温水浴锅:37~100℃,水温波动±1℃
4.2 751型分光光度计,波长200~1000nm,
4.3 50、500ml圆底烧瓶,300mm直形冷凝管,400mm球形冷凝管。
4.4 1、2、5ml单标移液管及5ml刻度移液管。
4.5 10、50、100、250、500ml容量瓶。
5试剂
所使用试剂纯度一般均系化学纯(试剂三级)以上。
5.1 6 N盐酸:取浓盐酸500ml(20℃时,比重为1.19),徐徐加入500ml蒸馏水中。
5.2 l N盐酸:取6 N盐酸用蒸馏水稀释配制。
5.3 l N氢氧化钠:用药物天平称取40.0g氢氧化钠于烧杯中,慢慢加入1000ml蒸馏水溶解摇匀。
5.4 4 9,6(W/V)碳酸氢钠溶液:在药物天平上准确称取4.0g碳酸氢钠,溶于1OOml蒸馏水中。
5.5三硝基苯磺酸(TNBS,生化试剂)。
0.1%(W/V)TNBS溶液: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0.1000gTNBS,置于称量瓶中,用蒸馏水溶解。然后移人lOOml棕色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线摇匀。
6取样
按常规分批取样,取样需对全体有代表性,取样数量应足够供试验之用。
7试验步骤
7.1萃取
将丝样放在红外线快速干燥器内烘燥1Omin,取出后放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该丝样2.0000g,置于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OOml蒸馏水,装上球形冷凝管,加热回流1h。回流完毕后,将溶液通过三角漏斗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少量多次反复洗涤烧瓶内的丝样,洗液全部并入上述容量瓶内,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释至刻线摇匀待用。
7.2水解和中和
用单标移液管移取5 ml上述溶液,5 ml 6 N盐酸溶液于50ml圆底烧瓶内摇匀,装上直形冷凝管,加热回流45min进行水解。水解完毕后用1 N氢氧化钠中和至溶液的pH达8~9为止,转入50ml容量瓶内,冷却至室温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线摇匀。
7.3显色
用单标移液管移取2 m1中和后的试样溶液及3 ml碳酸氢钠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摇匀。再加入1 ml三硝基苯磺酸溶液,摇匀,同样用蒸馏水作空白试验,放于70±1℃恒温水浴锅内,保温15min取出。加入1 N盐酸1.5ml立即用手振荡片刻,使气泡逸出,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释至刻线摇匀。
7.4测吸光度
显色后溶液的吸光度,用空白作参比,在751型分光光度计350nm处测定,从工作曲线所得的K值进行计算。
8结果的计算

9试验报告
9.1试验报告应说明所采用的方法标准为GB 6509—86《锦纶6中低分子物含量测定方法》。
9.2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9.2.1样品名称、规格、编号。
9.2.2被测定的样品数和试验次数。
9.2.3显色时水浴的温度和显色时间。
9.2.4平行数据的低分子物含量。
9.2.5试验日期,试验者,分析意见。
附 录 A
化学反应与工作曲线绘制
(补充件)
A.1 化学反应
锦纶6中水溶性低分子物经盐酸加热水解成氨基己酸,它与三硝基苯磺酸(TNBS)在偏碱性条件下反应时形成一带有等克分子SO 2- 3黄色中间络合物,然后将溶液酸化,转化为TNP-氨基己酸,反应式如下:

TNP-氨基己酸是色阶稳定的络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低分子物含量成正比,符合朗白-比尔定律,可用分光光度法来进行定量分析。
A.2工作曲线的绘制
A.2.1己内酰胺标准溶液的配制
配制浓度为O.15mg/ml的标准溶液,用5 ml该溶液进行水解,水解后用氢氧化钠中和,转入50ml容量瓶内,并以蒸馏水稀释至刻线,该溶液浓度为0.015mg/ml。
A.2.2绘制己内酰胺标准溶液工作曲线
分别移取以上溶液0.3、0.5、0.7、1.10和1.5ml于1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加至总体积为2m1。然后加入碳酸氢钠溶液3 ml及TNBS溶液1 ml,保温显色后加入1.5ml 1 N盐酸,振荡片刻,用蒸馏水稀释至刻线摇匀。在分光光度计上,350nm处测定吸光度,用蒸馏水做空白试验作为参比,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己内酰胺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提出,由上海化纤公司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化纤公司中心试验室、上海第九化学纤维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瞿德方、蔡德贤、李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