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纯苎麻织物经纱的上浆工艺探讨

                                     通过对苎麻纱线性能及其浆纱工艺要求的分析,确定了“浆前预湿,高浓高压,重被覆,顾渗透,大张力,中回潮,浆后上油”的上浆工艺路线,有效地贴伏了苎麻纱线的长而多、长而硬的毛羽,提高了织造效率,同时降低了上浆率,节约了浆纱成本。
    苎麻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和抑菌功能,在种植时不需要施放农药和杀虫剂,属于纯天然的环保纤维,麻纤维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如舒适、抗紫外线和防静电等,其织物布身具有挺爽透气,吸放湿快,布面富有光泽等特点,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绿色产品,尤其在欧美日纺织品市场上更是十分受欢迎的产品。然而生产苎麻织物具有一定的难度,生产好此类织物关键在浆纱工艺,本文就此类织物浆纱工艺进行探讨。
1  苎麻纤维的性能及其浆纱工艺要求
    目前市场上的苎麻纱一般都是复精梳且纱支较高的麻纱,其纱线条干好,强度高,强力不匀也较好,且湿强高于干强20%~30%左右,断裂伸长率小,弹性恢复率低。苎麻纱最大的不足是纱线的毛羽长而多、长而硬,这都是由于苎麻纤维的初始摸量高,刚性大,同时纤维粗而长,纱线截面的纤维根数少,在成纱过程中纤维转移频率低而造成的。因此苎麻纱的浆纱目的主要是充分软化贴伏长而多、长而硬的毛羽,提高浆纱的平滑性、柔韧性,增强浆纱的耐磨性能。否则在织造过程中,经纱易在停经片处造成大量的麻纤维堆积,尤其是靠近综丝的前排停经片处,由于大量堆积的麻纤维及其吸附的浆料的纠缠结团,最终导致大量经纱断头而无法织造。
2合理确定浆纱工艺
    对于苎麻纱的上浆,有厂家采用“小张力,保伸长;重被覆,贴毛羽;大回潮,中上浆”的工艺路线,也有的家厂采用“高浓度,中粘度;双浸浆,重浸透;重加压,贴毛羽;大张力,低回潮;高上浆,后上油”的工艺路线。经过苎麻纱性能特点总结分析和反复的实践,最终确定了“浆前预湿,高浓高压,重被覆,顾渗透,大张力,中回潮,浆后上油”的上浆工艺路线。该工艺有效地贴伏了苎麻纱长而多、长而硬的毛羽,增强了浆纱的耐磨强度,提高了织造效率(达93%以上),同时降低了上浆率,节约了浆纱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2.1  浆前预湿
    浆前预湿就是在经轴架与浆槽之间装上一预湿装置,经纱在进入浆槽浸浆前,先经过预湿装置高温(一般采用85℃以上的水)预湿,再经过一对挤压辊(85~90kN)来控制经纱的回潮(30%左右)和软化贴伏毛羽。笔者对纯苎麻织物幅宽为160cm、经纬纱线密度为28tex、经纬纱密度为276根/10cm×220根/10cm进行预湿上浆实验,其浆纱质量与不预湿浆纱比较如表1。

    表1实验数据表明,预湿上浆在上浆率降低的同时,明显改善了浆纱质量,大幅度降低了浆纱的毛羽,提高了浆纱的耐磨强度,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浆纱的弹性,另外还改善了浆纱强力不匀。经过分析,经纱经过预湿上浆后,降低了纱线与纤维的表面张力,缩小了经纱与浆液间的温差,留存的水分排除了纱线内部的空气并作为浆液渗透和扩散的媒介,从而缩短了浆液润湿纱线与纤维的时间,有利于浆液的均匀被覆和渗透,使浆液在纱线中的分布更趋合理化。
    如果上浆率高,织造车间的温湿度要求高,温度25℃以上,湿度80%以上,大大增加了空调负荷,否则浆纱易发脆,断头增加。浆纱上浆率降低了20%左右,这不仅降低了浆纱的成本,而且降低了织造车间对温湿度的要求,降低了织造成本,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预湿上浆的高温和挤压可以使苎麻纱的长而多、长而硬的毛羽软化并贴伏,有利于下一步浆液的被覆,形成完整的浆膜,大大降低了浆纱的毛羽。由于苎麻纱的湿强高于干强20%~30%,也有利于浆纱伸长的控制。
2.2高压高浓,重被覆,顾渗透
    “两高一低”是已经成熟了的上浆工艺,许多厂家都在采用,要想使苎麻纱长而多、长而硬的毛羽贴伏,没有足够的上浆率是很难办到的,要达到一定的上浆率,则必须要有足够浓度的浆液才行,同时苎麻纤维刚性大,要使毛羽贴紧纱身,还需要有大外力作用于纱线才行。良好的被覆还需有良好的渗透作为基础,尤其对于刚度大,表面光滑且强而粗的苎麻纤维纱线,其纤维抱合力差,纱线截面中纤维根数少,受到拉伸时易产生滑移,特别是当长毛羽受到拉伸时,很可能带动整根纤维从纱线中拉出,而渗透的浆液可以有效防止纱线内部纤维的滑移,提高纱线纤维间的抱合力。所以采用了双浸双重压的工艺,有效地降低了苎麻浆纱的毛羽,提高了纱线的强力。但是,在外力撤消以后,要使贴伏的毛羽不反弹,浆液粘度需要适当增加,浆纱压出回潮率不能太高,一般要小于100%为好,这样才能防止贴伏的毛羽弹复。
2.3大张力,中回潮
    由于苎麻纱的刚性大,强力大,且湿强高于干强,小张力上浆对其浆纱的弹性减小、浆纱伸长作用不大,反而会影响浆纱的卷绕形状及卷绕密度,最终影响织造的顺利进行,小张力还不利于干、湿分绞,尤其是干分绞。浆纱回潮率不宜太大,因为苎麻纱的上浆率一般较高,浆液的粘附性强,如回潮率大,则浆纱易粘并,浆膜的撕裂程度大,尤其在干分绞时坏纱现象更为严重,浆纱回潮率也不宜太小,这会影响浆纱强度,同时对织造车间的温湿度要求高,增加空调负荷,一般浆纱回潮率应控制在6%~8%为宜。
2.4后上油
    苎麻纱线刚度大,弹性差,表面磨擦系数大,为了提高其耐磨性能,采用了后上油的工艺,并用动物油代替蜡,这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浆纱表面磨擦系数,提高了苎麻砂的平滑性,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了上蜡对织物后整理,尤其是印染整理的不良影响,同时还防止了过量上蜡在停经片处聚集现象。
3浆料配方的优选
    为了更好地适应“高浓度、高压浆力”的上浆工艺要求,同时保证一定的浆液粘度,贴伏苎麻纱长而多、长而硬的毛羽,采用的浆液配方为:PvA一1。799 lOkg;PVA一205MB l0kg;变性淀粉50kg;聚丙烯酸酯类lOkg;乳化油8kg;甘油5kg。PvA—l799具有粘度稳定,粘附性好,浆膜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强的特点,有利于贴伏苎麻纱的毛羽,但用PVA—l799上浆的纱线粘并现象严重,退浆困难,环境污染大。实践中加入了PVA-205MB、聚丙烯酸酯类浆料,有效地改善了浆纱的粘并现象,减少了二次毛羽,同时使得浆纱退浆容易。在浆料配方中,还尽可能多地用变性淀粉替代PVA,减少PVA的用量,从而达到绿色上浆的目的。另外,在配方中增加了乳化油的用量,用来改善苎麻纱的柔韧性,采用甘油来增加浆纱的吸湿性能,可降低织造车间的温湿度的要求。    
4  结  论
    a)采用预湿上浆工艺,在降低上浆率的同时可有效贴伏纱线长而多、长而硬的毛羽。上浆率的降低不仅可降低浆纱成本而且可降低织造车间空调的负荷,减少织造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b)通过优化浆料配方可有效改善PVA的上浆性能,减少浆纱毛羽,形成完整的浆膜,还可使浆纱退浆容易。
    c)对苎麻纱的上浆,乳化油、甘油的用量要加大,以改善浆纱的柔韧性和吸湿性。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