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棉纺设备纺纯大麻纱的实践

  段安乐 时春瑞

  大麻纺织品具有挺括、凉爽、强力高、吸湿散湿快和不贴身等优点。同时还具有防腐抑菌、防紫外线,抗静电等特性。因此,近几年美欧等发展国家对大麻纺织品的销量不断增长,大麻产品的开发的力度也不断增加,而大麻梳理过程中的产生的落麻的充分利用,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山西绿洲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大麻落麻为原料,开发了纯大麻56tex(18Nm)转杯纺纱,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原料及予处理

  大麻属于韧皮纤维,纤维中含有较多的木质素、果胶和腊质等,经过脱胶梳理,大麻落麻中纤维粗硬,长度整齐度差,短纤维较多,并有麻皮、生麻、并丝、硬条等杂质。在纺纱之前,须进行开松处理,去除杂质和短绒。进一步提高纤维的细度。原料情况见表1。 

1 原料  主体长度/mm  细度/dtex   含杂率/%   短绒率/% 

   大麻落麻 27.8          7.68        13.1     17.1

  由于大麻纺纱过程中与高速回转件磨擦易产生静电现象,故必须给油给湿,要求大麻纤维保持适当的回潮率,一般控制在12~15%之间。以降低静电荷产生的加速静电荷散逸,使之避免绕锡林,绕刺辊,绕道夫和绕胶辊等现象。同时还要严格控制生产车间的温湿度。

  给油给湿柔软渗透剂的成份为:软水加2%的合成软麻精油剂,均匀地喷洒到原料中,加入量为原料的5~8%,使大麻纤维的回潮率达到12~15%,经过24小时的养生,才能使用。

  2.工艺配置及技术措施

  2.1工艺流程

  大麻落麻预处理(加湿、养生24小时)→A002D型抓棉机→A006B型混棉机→A034型开棉机→A036C型豪猪开棉机→A092型双箱给棉机→A076C型单打手成卷机→AI86D型梳棉机→A272F型并条机(二道)→FA601A型转杯纺纱机

  2.2 技术措施

  2.2.1 开清棉工序

  根据大麻的特点,开清棉工序应遵循充分开松,均匀混和,早除大杂的原则。抓棉机勤抓少抓。A036豪猪打手改为梳针,适当提高转速,增强对纤维的开松作用,提高除杂效率,给棉罗拉和天平罗拉加压比纺棉时增加10%。适当增加棉卷定量和缩短棉长度以减少破卷、烂边。

  清棉机主要工艺参数:

  棉卷定量:415g/m

  棉卷长度:34m

  综合打手速度:900r/min

  棉卷罗拉速度:13.1r/min

  开清棉全机组的除杂率达到65.3%,棉卷重量不匀率为1.13%,棉卷结构紧密,无破洞,破边和粘卷现象。

  2.2.2 梳棉工序

  梳棉是加工大麻纱的关键工序之一,应掌握"重定量、低速度,适当选择隔距和加压"的工艺原则。由于大麻纤维抱合力差,成网、成条困难,适当增加棉条定量,成条部分加装皮圈导棉装置。适当增加给棉罗拉加压,降低锡林、刺辊速度,并兼顾分梳和损伤纤维的矛盾。压辊压力不宜过大,否则生条结构过于紧密,不利于并条牵伸,影响条干均匀度。主要工艺参数如下:定量/g·5m-1 28, 锡林速度/r·min-1 330, 刺辊速度/r·min-1 890 ,道夫速度/r·min-1 16.5 ,盖板速度/mm·min-1 214 ,锡林~盖板隔距/mm 0.35、0.30、0.28、0.30、0.35 ,锡林~刺辊隔距/mm 0.18 ,锡林~道夫隔距/mm 0.18, 除尘刀高度/mm -3.0 ,除尘刀角度 90°。

  合理调节后车肚落棉工艺,适当加快盖板速度,尽量排除短绒和杂质,全机总落棉控制为10~12%,生条萨氏条干为27.6%,重量不匀率为4.8%。

  2.2.3 并条工序

  采用二道并条,由于大麻落麻的颜色一致性好,并条以提高条干均匀度为主,采用6×8的并合根数,较小的牵伸倍数,有利于改善纺纱条干。由于大麻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差,并有超长纤维,罗拉隔距应比纺棉时大,同时增加罗拉加压,有利于拉断部分超长纤维。由于大麻纤维的抱合力差,纤维易分散缠绕皮辊,因此,罗拉速度应适当降低,同时皮辊表面应进行碳黑处理。并条工艺参数见表3。经试验头并萨氏条干不匀率为18.5%,二并为15.3%。 

项目          

   头并  

  二并

定量/g·5m-1   

   20.5 

   18.5

并合根数/根     

  6     

  8

后区牵伸倍数/倍

  1.73  

  1.25

罗拉隔距/mm   

  9×10  

  10×11

前罗拉速度/r·min-1

 1150 

 1150

 2.2.4 转杯纺纱工序

  FA601A 转纺纱机纺56tex大麻纱的工艺见表4

 表4 

      项目          参数
分梳辊速度/r·min-1   7600
纺杯速度/r·min-1    35000
设计捻度/t·10cm-1    89
分梳辊锯齿规格      OK37

  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⑴、合理选定熟条定量

  采用较轻定量喂入,熟条定量为18.5g/5m,减轻分梳辊的负荷,提高梳理度,使纤维更好地分离成单纤维状态,从而提高成纱条干,减少断头。

  ⑵、合理配备分梳辊和选择分梳辊速度。

  选择OK36、OK37、OK40三种分梳辊进行对比试验,OK37型锯规格梳理效果好,断头少。分梳辊的使用寿命长。为了增强分梳效果应适当提高分梳辊速度。

  ⑶、纺杯速度的确定

  纺杯速度快,产量高,纤维在纺杯中的并合作用好,但断头较高,纺纱稳定性差。纺大麻纱要重点考虑断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选择较低的纺杯速度有利于减少断头,同时也保证成纱质量。 ⑷、捻系数设计及假捻头的选择 大麻纤维抱合力差,加捻效率低,实际捻度只能达到设计捻度的80%,为了减少断头,在临界捻度范围内,配置较大的捻系数。假捻盘选用刻槽的大假捻盘,以增加假捻效果。

  3.合理控制车间温湿度。

  合理控制温湿度是纺大麻纱的关键之一,既可保证半成品的回潮率,防止静电干扰,同时又要防止车间相对温湿度过高,引起缠绕,具体参数见表5

 表5 

工序       清花 梳棉 并条 转杯纺
温度/℃    24.5 26   26    27
相对湿度/%  70  75   70  75~80
回潮率/%    13  11  9.5  10.5

  4.成纱质量

  转杯纺大麻56tex纱的主要特点是:纱身光洁、无毛羽、条干均匀、麻结杂质少等,成纱质量见表6。 表6
测试项目                  数据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2.4
重量偏差/%               一0.7
单纱强力变异系数/%         15
单纱断裂强度/cN·tex一1      11
条干Cv/%                  23

  5.结束语

  通过生产实践证明,用转杯纺生产大麻纱是完全可行的。纺纱工艺的关键克服大麻纤维粗硬挺的缺点及超长纤维和短纤维度高给纺纱带来的困难,大麻落麻要经过开松处理,并加乳化剂,原料保持适当的回潮率,加强清花的开松除杂作用,提高梳棉机的分梳作用,适当降低并条的输出速度,转杯纺纱机纺杯速度要低,分梳辊速度要高,合理控制车间温湿度和纱线的回潮率,就能纺出较好质量的大麻纱。

  参考文献:

  顾名淦等.麻纤维开发利用[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3(1).

(自中纺网络)

2003-01-07 00:00:00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