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羊毛束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基本同质毛的原毛(毛丛)和经加工后的羊毛纤维(洗净毛、碳化毛、毛条、染色毛等)。
1  名词、术语
1.1  断裂强力
    拉伸试验中,纺织材料、纺织品试样抵抗至断时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单纯以力的单位牛顿、力、千克力等表示。
1.2  断裂强度
    纤维、纱线试样单位细度(未拉伸前)的断裂强力,一般以组合单位克力/旦、克力/特、克力/干特、牛顿/千特等表示。
  1.3  含湿平衡
    纺织材料、纺织品试样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后,与空气中水分交换达到动态平衡,重量达到恒重。试样含湿从低到高达到平衡为吸湿平衡;含湿从高到低达到平衡为放湿平衡。
2  原理
    用等速伸长型强力试验机,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拉伸束纤维试验试样,直至断裂。通过电子装置指示出最大负荷值,换算成断裂强度。
3  仪器和工具
3.1  等速伸长型强力试验机(CRE)
  强力试验机技术要求为:
  a.  试验机示值误差不应超过±1%。
  b.  试验机示值变动误差不应超过±1%。
  c.  对指示出的夹钳隔距误差不能超过±1%。
3.2  烘箱
3.3  工具
3.3.1  天平:
3.3.2  秒表、小钢尺、镊子。
4  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温湿度
4. 1  预调湿是在50℃烘箱内至少烘半小时。若试样的回潮率低于标准平衡回潮率时,可不进行预调湿。
4.2  调湿是将预调湿后的试样置于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3%的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后称重,当两次重量的增量(两次称重相隔二小时)与前次重量之比的百分率小于0.25%时,即认为试样达到含湿平衡。
4.3  试验应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3%的条件下进行。5取样与试验试样制备
5.1  取样按规定从批样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样品,见附录A(补充件)。
5.2试验试样制备  
5.2.1  原毛:从毛丛中抽取重量约为50—150毫克的毛束,其粗细程度相当于1—1.5千特。共抽取200束。
5.2.2  经加工后的羊毛纤维:抽取并整理成每束重量约为25—30毫克的毛束,共50束。
5. 2.2.1  若是散纤维,用手分别将纤维整理成一束,用梳子梳去短纤维,使纤维基本平行伸直。
5.2.2.2  如果是毛条,在毛条一端拉去游离纤维及被带出的纤维,使其一端平齐。从纤维平齐的一端抽取纤维摆在黑绒板上,如此重叠数次,成为一撮约重30毫克的毛束,用梳子梳去短纤维,并使纤维基本平行伸直。
    注:考核弱节毛强度时,应称取每束纤维的实际重量,并测量每个毛束的自然长度。
6 仪器的调整
6.1  调整强力试验机的水平和零位。
6.2  检查并调整上下夹钳位置,使夹持平面在同一垂直平面内,钳口间距离为25毫米。
6.3  若考核弱节毛丛强力时,上、下夹钳钳口间距离按毛丛长度进行调节。
6.4  调整强力试验机的下降速度以保证束纤维平均断裂时间在20±3秒内。
7  试验步骤   
7.1  预试:通过少量试验试样的试验,选择强力试验机合适的量程。
7.2  将试样夹持到上、下夹钳内。若是原毛毛丛,夹持时须将试样毛尖向上,毛根向下。
7.3  启动强力试验机直至试验试样断裂,记录强力值。   
7.4  用锋利刀片沿上、下夹钳内侧将断裂纤维切下称重。
7.5  若考核弱节毛丛强力时,除记录强力值外,还须记录断裂部位(分毛尖、毛中、毛根三部位)。
7.6  束纤维在拉伸过程中,凡发生明显滑移或在钳口处断裂的试验结果均应废弃。
8  试验次数
8.1  在概率水平95%和强度允许偏差±5%条件下,试验次数由下式决定:

9 试验结果计算
9.1  断裂强度

9.6  试验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第三位,修约至两位小数。数字修约按GB 1.1—81《标准化工作导则  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定》附录C(补充件)“数字修约规则”的规定进行。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样品的批量、来源、样品的编号;
b.  平均断裂强度、标准差、变异系数;
c.   试验次数;
d.  弱节毛强力断裂部位的百分率;
e.  试验日期、温湿度条件。

附  录  A
抽 样 的 推 荐 方 法
(补 充 件)

A1  供试验用的试样,应从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中抽取。
A2  批样的抽取法
A2.1 原毛批样抽取包数用下式决定:

A.2.3  每个毛包在两个不同部位抽取,其中一个部位必须从毛包中心抽取,批样的重量不少于5公斤。
A.3  从批样中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室样品。
A.4  把试验室样品充分混和平铺在试验台上,平均分成16个区域(分区法),从正反两面随机抽取共32点为试验样品。
A.5  充分混和取得的试验样品,从中随机抽取只有代表性的60个毛丛作为试验样品。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局纤维检验局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华东纺织工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安成、邹建芳。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