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纺服专业市场:困局之中拓内销的多种尝试

    编者按: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如警钟般在纺织服装市场人的耳边萦绕,催促大家不断升级与突破。通过半年多的努力,不少市场在危机的旋涡中站稳了脚跟,保持了市场持续发展的势头。记者从不少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上半年“答卷”中,都看到了业绩上涨的利好信息。其中,以内销为主的市场上半年成交额上涨幅度尤为明显,如中国轻纺城1~6月实现成交额达287.31亿元,江苏盛泽中国东方丝绸市场1~6月成交额为236.04亿元。以外贸为主的市场经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消费能力下降、市场信心的低落都是导致外贸市场越冷的主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在不利的外部环境的持续影响下,国内主要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尝试以不同的方式规避风险、拓展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上半年市场呈现出哪些热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具有怎样的影响意义?下半年内需消费市场能否进一步被拉升?这都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数据背景: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从出口、投资、消费三方面情况看,内销增长成为行业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支撑。1~5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内销产值10532.47亿元,同比增长9.42%,较2月底增速回升了2.79个百分点,行业内销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77.07%提高到了80.03%,内需对行业稳定回升的第一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此外,国家统计局针对6.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979元,同比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这两组数据均超过了上半年我国GDP7.1%的增速。业内人士指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居民收入仍能保持快速增长,并超过了GDP增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将对下半年的消费产生利好影响,促进经济增长。
    主打节日消费策略
    元旦春节、五一与端午小长假成为上半年拉动内需市场的黄金时段,以前鲜有人关注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成为消费者节日购物休闲的新场所。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随着纺织服装批发市场硬件设施的升级,市场购物的舒适度得到了大大提升;其二则是物美价廉的商品成为消费者的“淘宝”新天地。
    以旅游的名义拓市场
    借旅游之手,促进市场销售已成为不少专业市场的发展方向,并逐渐形成“以商带游,以游促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内不少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所属地都拥有历史沉淀的文化古城,具有开发旅游产业的潜质,如绍兴、吴江、海宁、杭州等地,通过“市场游”等方式将纺织服装市场与旅游相结合,也成为市场开拓内销市场的有利举措。 
    重走“行商”路
    面对全球的经济下滑,与其背动等待经济转暖、客商增加、销售额上升,不如走出自己的商铺去开拓新市场。作为商户,要积极地走出市场,去了解下一级零售店的需求,寻找新的客户群体,减少对于实体市场的依赖度,以抵御客流减少而带来的销量下滑。在现阶段,这是商户与市场管理方努力思考的问题。
    搭建网上购物平台
    今年,不少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都开始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的建设,完善市场网站与交易功能。阿里巴巴、慧聪等B2B电子商务平台也在积极地与市场合作,共同打造网上购物平台。无论是服装市场、布料市场,还是传统的丝绸产品市场,纷纷搭建电子商务平台。运用先进、便捷的互联网技术实现网络与实体店的配合固然很好,动动鼠标就可以做成生意说来容易,想真正做成生意却不仅仅是点击一下鼠标那么简单。尤其是对于传统的面料市场想要实现网上交易还是比较困难的,电子商务平台在现阶段来说还只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市场运行中起着辅助性的作用。
    尾货市场不断升级
    业内人士分析,在没有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我国近年生产销往国内外的服装不少于500亿件,根据一批服装原单生产中大约会产生3%~5%尾货的比例来计算,每年的尾货量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此外,一些国内品牌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也出现大量的尾货,亟须“变废为宝”,可以说,尾货市场在纺织服装产业链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上半年,国内又有不少尾货市场相继开业。针对以往尾货市场购物环境差、商品参差不齐的缺点新开的尾货市场都有所改善。为了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尾货市场还需进一步完善自身条件,获得稳定的货源,以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
    服装消费券促消费
    今年年初,为了刺激内部消费,扩大内销销量,一些城市向市民发放了可以抵钱使用的消费券。纺织服装领域中,杭州四季青集团旗下的两家市场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先后向普通市民与在校学生发放可在其市场中使用的服装消费券,使消费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也为扩大内需作出了一定贡献。
    品牌孵化正当时
    专业市场正在逐步摘掉“廉价”的帽子,成为服装品牌的服务平台。专业市场在孵化品牌的同时,也孵化了专业市场自身的品牌,在获得自身重构的同时,也为专业市场拓展了新的空间。虽然零售业务对拉动整个专业市场的总体销售额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对于品牌时代的专业市场来说,零售的客流量是评价品牌专业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专业市场的品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零售确实可以使市场品牌更完整,尤其像北京、上海、武汉、沈阳等一些集散型专业市场,加强零售,不失为一条很好的创立市场品牌之路。
    试水农村市场
    2月初国务院通过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开拓农村市场”,这一导向也刺激了纺织行业内更多关于“纺织下乡”的想象。出口的急剧下降、内需市场需要进一步开拓是“纺织下乡”这个话题半年多时间频频被提及的重要原因。如今,拥有8亿多人口的农村市场在众多纺织厂商眼中就成为了遍布金矿的地方。业内人士认为,家电下乡带有小康的性质,而纺织品下乡则带有温饱型的基本消费。从2008年数据来看,城镇居民每年衣着支出在1000元以上,农村却不到200元,基本上相当于城镇的1/5左右。这也说明,农村市场大有消费潜力可挖,纺织服装市场也需要在这方面更加关注。
    夜市,试还是不试?
    近日,中国轻纺城东升路市场有限公司在B区开展关于开设夜市的民意调查,一下子在市场经营户中“炸开了锅”, 早上8点开门,晚上9点关门的想法让不少业内人士都眼前一亮,然而心中却充满疑惑。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投入更大人力、物力与财力,无论对于市场管理方还是商户都是从未有过的尝试,这个话题自然引起行业内的轩然大波。
    外贸市集遍地开花
    上半年,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外贸市集在北京争相开展。当消费者用三五十元的价格买到一件款式、质地都属上乘的外贸尾货时,都开始口碑相传这种拿到手的实惠。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不少以外贸为主的企业开始寻求国内发展的渠道,利用外贸与内销两种方式度过眼下面临的出口下滑危机。优秀品牌和企业加盟专业市场,对于专业市场本身的升级也是一大推动,更将促使各大专业市场所代理和经销品牌产品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外贸市集的主要功效是帮助外贸企业消化多余的库存,想要真正实现外贸转内销的转变,是品牌整体战略的转变,具有很大难度。(中国纺织报)(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