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西裤结构研究

  西裤结构设计,臀部是关键所在。


  西裤的臀围部分,有立裆、小裆宽、开裆、后裆、横裆、围裆等部位的交错组合,形成裤子的上中心结构(见图标1),这些裆与人体相关,把握住它们之间的机械性和自然性,就能发现问题,处理好问题。

  一、立裆的形成


  西裤的立裆,是臀部的前方,是西裤经向(直)的结构,它遮盖着人体的腰、腹、胯,所以还涉及纬向(横、肥)结构。过去服装技朮是kao师傅带徒弟传授,死的尺寸一代传一代。形成死的定理,逻辑很难从科学的角度说出原委,人们也只能从实践中根据人体与西裤的一般关系、来处理立裆深,男性以103厘米裤长为中心,用31厘米为基础﹔女性以100厘米裤长为中心,用32厘米为基础,裤长每上下增减3厘米,立裆深相应增减0.3厘米,这样来处理立裆尺寸,仅适应大众化。单量单裁的西裤,可以联系测量下裆的尺寸,对具体体型进行具体处理(见图示2)。基数只要会用,也能收到好的效果。


  立裆深的尺寸,国内外有一些推理计算公式,常见的用裤长1/10加17-19厘米定寸。由于定寸的基数大,所以换算值比较稳定。也有的用臀围尺寸换算,其公式的目的不外乎求个近似值。这些公式不管如何,都离不开立裆深的基础规律,假如过分追求公式的准确,相反地会给设计带来失误,因为人体的发育、绝不可能千篇一律,同样身高的人,下裆尺寸往往不一样,有的甚至相差2-3厘米、但由于多数人对这里尺寸不太计较,从而会出现另一种倾向,就是任长不短,这就会绘西裤带来不良后果,上提不足,下垂有余,有的甚至造成拖裆现象(见图示3)。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单量单裁的西裤,不能简单地按一般规律办事,需要结合材料的性能、穿者的习惯,做出判断。西裤有的人穿得很上,能提到腹上,有的穿得很低,甚至在腹下胯骨(见图示4、5),这之间的出入很大,尤其是一些胖、壮体型的人,穿着习惯更是多样,如不慎重鉴别分析,立裆尺寸就难于准确。




41/41234>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