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概述
甲壳质是由虾、蟹、昆虫的外壳及菌类、藻类的细胞壁中提炼出的一种天然生物高聚物。壳聚糖是甲壳质经处理脱去乙酰基的产物。在自然界甲壳质的年生物合成量约1000亿吨以上,是一种仅次于纤维素的蕴藏量极为丰富的有机再生资源。甲壳素纤维和壳聚糖纤维,是用甲壳质或壳聚糖溶液经高科技加工纺制而成的纤维,是继纤维素之后的又一种天然高聚物纤维。
甲壳素纤维经纺纱、织布加工成各种功能性产品,如保健针织内衣、防臭袜子、不粘毛巾、保健婴幼儿服、抗菌休闲服、抗菌防臭床上用品、抑菌医用护士服,也可加工成各种救护用品,如绷带、纱布、急救包等。甲壳素纺织品废弃后可生物降解,有利于环境保护,开发甲壳素纺织品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甲壳素纤维强力低,纤维长度短,比较粗,纤维表面摩擦系数小,纤维间抱合力小,可纺性差,纯纺困难。
Formtex纤维是一种木浆纤维,由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该纤维具有高强力,高湿系数、尺寸稳定佳、良好的吸水性,良好的染色性,手感柔软舒适,悬垂性佳,无静电困扰等特点,可用于高级衣料用布、里衬用布、卫生用材等。
甲壳素纤维和Formtex纤维混纺,既能体现出蛋白质再生纤维的功能性,又解决了可纺性差等工艺技术的问题。
1 甲壳素纤维和Formtex纤维物理指标
两者物理指标见表1。

A002D抓棉机→A035B混开棉机→A036C豪猪开棉机→A092A双棉箱给棉机→A076E单打手成卷机→A181C型梳棉机→A272F型并条机→A272F型并条机→A454型粗纱机→FA502型细纱机→1332MD型络筒机
3 各工序主要技术措施及参数
3.1 开清棉工序
由于甲壳素纤维可纺性差,纯纺困难,所以在开清棉混和。甲壳素纤维和Formtex纤维混纺,纤维比较软,所以清棉工序在工艺配置上考虑3个打击点,各档速度以慢速为主。开清棉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
表2

由于甲壳素纤维强力偏低,纤维长度短,细度偏粗,为减少纤维的损伤,降低原料消耗,梳棉工艺宜掌握"充分梳理,顺利转移,少落"的原则,适当降低刺辊速度,提高锡林与刺辊的线速比,保证纤维顺利转移。工艺配置与生条质量见表3。

并条工序采用顺牵伸工艺,头并后区牵伸倍数偏大掌握,有利于纤维的伸直平行和改善条干均匀度。工艺配置与质量水平见表4。

粗纱工序在工艺配置上仍应以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度,改善条干均匀度为原则,控制粗纱伸长率,防止条干恶化。工艺配置与质量状况见表5。

在较高粗纱捻系数的前提下,适当放大后区罗拉中心距,选择适中的后区牵伸倍数,使后区牵伸摩擦力界控制范围增加,避免牵伸力急剧变化,减少纤维变速点突变,从而稳定前区牵伸,提高成纱条干水平。工艺配置与成纱质量见表6。

为防止成纱毛羽增加,配置了金属槽筒,并采用较低的络纱速度,工艺参数见表7。

4.1 甲壳素纤维是一种环保的功能性纤维,甲壳素纤维纯纺可纺性比较差。
4.2 甲壳素纤维和Formtex纤维混纺是可行的,成纱质量能达到后道加工的要求。
4.3 根据甲壳素纤维的特性,纺纱过程中各工序速度应偏慢掌握,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