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下半年相对稳定的行情仍有可能继续。我国茧丝对欧、美、日等主销市场的出口可能会恢复得快些,服装和其他制成品也将随原料商品出口的进一步好转而跟上来,从而有可能使下半年整个真丝产品的出口比上半年更好些。
事实上,下半年的出口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确定性因素。首先,印度市场上半年进口较多,下半年能否继续上半年的增长势头,其他主销市场和服装等制成品出口的恢复程度有多大,都还有待观察。其次,出口企业反映,人民币升值使他们的出口价格“做不下来”。上半年有人曾测算过,到年底一吨厂丝的价格有可能缩水一万元左右。甚至有人认为,人民币升值成了出口企业的利润黑洞。此外,一些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下调,加上各种费用的上升,不少企业可能到达了成本承受的临界点,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小和低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出口困难更大,甚至将不得不放弃订单。第三,企业面临节能减排等环保难题。上半年我国江苏太湖等地的蓝藻事件后,国家对一些地区的印染、服装等企业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环保措施,不少企业因财力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面临关闭或停业,对外已签的业务难以履约,新订单也被迫取消。
今年的秋茧生产减产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今年是灾害较严重的一年,春茧价格下降,夏茧主产区因灾害严重,产量低,质量差,价格更低,挫伤了这些产区农民对秋茧生产的积极性。不过,从近年看,我国蚕桑生产遭遇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都较重,种养环境也较差,但每季生产仍有较大的增长。今年的春茧生产也是这样。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的“三农”政策的贯彻和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尤其是国家和地方两级财政的资金支持,还有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使蚕桑生产的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产业化水平有了较快提高,抗灾防病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应变能力也有了显著加强。同时,中西部不少新蚕区经过几年的努力,蚕茧生产进入了成长发展期,加上因近年茧价较高,农民收益增加,不断推高了他们的种养积极性。根据这些因素分析,估计今年全国秋茧生产即使减产也减得不会多,全国全年的蚕茧生产也仍会有一定地增加。
如果全国全年的真丝全商品出口量能恢复到去年的水平,那么全年全国茧丝供应在扣除国家已收储的丝量和因茧质下降丝量减少的因素后,仍可能有较多的剩余,随着秋茧生产形势的明朗,供大于求的矛盾也会进一步显现。相信国家到时将视情况继续实施收储的调控政策,以稳定茧丝价格。
价格行情 | 价情总览 | 纱线行情 | 棉花行情 | 化纤行情 | 面料行情 | 茧丝行情 | 化纤原料 | 其它市场行情 | 企业报价 |
纺织黄页 | 印染黄页 | 纺机黄页 | 针织黄页 | 丝绸黄页 | 化纤黄页 | 面料黄页 | 服装黄页 | 家纺黄页 | 棉纱黄页 |
知识技术 | 纺织基础 | 丝绸知识 | 印染技术 | 纺织标准 | 纺织技术 | 服装设计 | 化纤技术 | 纱线工艺 | |
纺织资讯 | 服装服饰 | 综合资讯 | 海外资讯 | 科技信息 | 纺织证券 | 纺企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