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属湿热多雨的亚热带气候区,流域内雨季长,雨量丰沛。6月至8月份暴雨频繁,各地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特大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当前受强降雨天气影响,一些蚕区发生洪涝灾害,桑园和养蚕房屋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针对蚕桑的灾情,各地应紧急行动起来,狠抓洪涝灾后蚕桑生产补救措施的落实,尽力弥补灾害损失。
1、洪水退去后,尽快排除桑园渍水,防止桑园长时间浸渍。低洼桑园受内涝浸渍,应组织人力及时疏通渠道、尽快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桑树烂根。
2、对冲刷严重,造成土壤沟蚀、桑根裸露的桑园,应尽快扶正桑树,用好土培实根部,及时填土保根。
3、水位较高、很少受到洪涝灾害的桑园,这次洪涝退水后可进行剪枝夏伐,促进新梢萌发。剪伐高度低刈(离地面20-30厘米)、根刈(平地面剪)均可。
4、离江河较近、经常受洪水危害的低水位桑园及低洼土地常有内涝危害的桑园,如估计到还会有洪涝危害,这次洪涝退水后就不要急于夏伐降枝,以免剪伐后又受到第二次洪涝的“没顶之灾”。桑树剪伐后还没恢复树势又被洪水长时间淹没,会降低桑树自身抗涝能力,易造成桑园毁灭性灾害。此类桑园可先让桑树恢复,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树体自身抗涝耐渍能力,待汛期将过时再考虑是否夏伐降枝。
5、大水淹过的桑园,常有淤泥沉积,土壤容易板结,但这些淤泥相当于给桑园改土施肥,利于培肥土地。待土面稍干时要及时耕翻,打碎沉积泥块,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桑树长出新梢后增施肥料,加强管理,及时灌溉和排除积水,争取下半年多产叶、多养蚕,夺回洪涝损失。
6、蚕区被洪水淹的房屋(包括养蚕房屋),退水时先排查房屋是否有险情,确保安全后及时抢在洪水退完之前洗刷生活房屋场所、养蚕房屋和用具,彻底清除淤泥和脏物,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用1公斤漂白粉加水25公斤配制)对生活房屋、养蚕房屋、周围场所及养蚕用具进行全面消毒,预防人畜流行病的发生,也有利于今后养蚕的防病。
7、养蚕房屋被洪水损坏的,应抓紧在养蚕之前修好。养蚕房屋已倒塌的,可以建大棚或简易房屋用来养蚕,尽快恢复生产,开展生产自救。
8、洪涝灾后,桑园易招致斜纹夜蛾等害虫为害,应注意观察桑园虫情,及时防治。斜纹夜蛾1—3龄幼虫有群居习性,此时在桑园人工捕捉斜纹夜蛾幼虫,可达到彻底、高效的除虫效果;斜纹夜蛾大龄幼虫抗药性及活动力很强,可用90%万灵可溶性粉剂5000倍液(10克万灵粉兑水50公斤)喷施,杀虫效果较好,喷药后间隔15天才能用叶。
只要加强灾后桑园管理,重视养蚕投入,改善养蚕生产条件,全面贯彻养蚕消毒防病制度,科学养蚕,精心经营,就能夺取养蚕丰收,把洪涝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