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物价局获悉,今年嘉兴春蚕种合同订购已基本结束。统计数据显示,订种数量为21.09万张,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5%。自2007年以来,我市春蚕订种量已连续4年下滑。
据分析,今年我市春蚕订种量之所以下滑,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近年来外地非法蚕种不断流入我市且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占发种量的20%左右。虽然这些蚕种经过几道贩子层层加价,每张只比全省统一订购价便宜2到3元,但部分养蚕户贪图便宜和方便,宁愿冒着蚕种质量良莠不齐的风险,也不肯向当地农业部门订购。
其次,目前农业部门的蚕种合同订购,只有在发生冰雹等自然灾害时才可以退种。但蚕桑生产经常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去年行情好不等于今年行情也好。蚕茧不像粮食那样受最低收购价保护,茧价完全根据市场行情来定。因此,部分蚕农观望情绪严重,宁可等到形势好时再买合同外加价蚕种。
再次,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许多面临招工难的工厂为吸引农村劳动力,普遍提高了工资水平。而养蚕收入较低,一亩桑园的平均收入仅2500元左右。农民在权衡了劳动强度和收益后,更愿意通过打工赚钱或种植效益更好的农产品。
最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转变成了居民,一些原本养蚕量较大的村已不再种桑养蚕。以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南湖区为例,春蚕订种量2008年比2007年减少了25%,2009年比2008年又减少了46%,今年则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减少了40%,蚕桑业出现了明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