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根据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损较大。上市公司中的先进企业,因利润率较高,导致成本中可贸易品占比下降,每百元受损的绝对额较大,但利润率下降的幅度较小;加之议价能力较强,因此龙头企业所受升值的负面影响小于全行业。但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议价能力下降,其升值的边际负效应会扩大。
  棉纺织、毛纺织、服装是纺织行业的主要子行业,要分析升值后3行业的受损程度,必须从成本、费用中可贸易品的比例,行业议价能力,行业出口依存度等方面来定量计算。
  成本构成分析:成本中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工资、折旧等要素。具体区分为可贸易品和非贸易品如下:
  原料:棉纺织行业:原料占成本的65%。主要为棉花65%、化纤35%,综合推算,设定棉纺织行业的原料中80%属于可贸易品。
  毛纺织行业:原料占成本的60%。主要为羊毛80%、化纤20%。我国羊毛使用量的65%需从澳洲等地进口,特别是精纺呢绒企业,所需羊毛基本全部进口。综合推算,毛纺织行业的原料中90%属于可贸易品。
  服装行业:原料占成本的55%。主要为面料,目前出口服装中仍有40%多使用进口面料,设定出口服装原料有30%为可贸易品。
  折旧:由于升值后较低的进口设备成本要待以后年度体现,因此将折旧视为非贸易品。
  工资是典型的非贸易品,燃料动力等费用可能具有少量的可贸易品性质,均设定为非贸易品。
  根据对行业相关指标统计,设定棉纺织、毛纺织、服装3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10%、12%和14%,由此推算销售成本分别占销售收入的90%、88%和86%;根据对成本的结构分析,得出成本中可贸易品与非贸易品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
  毛利润:本币升值后,以外币表示的营业利润必须相应上升,否则以人民币表示的营业利润即下降;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中,虽然因汇率变动可能产生汇兑损益,我们认为是短期的,仍设定3项费用为非贸易品因素。
  议价能力: 棉纺织行业以棉纱、坯布等初级产品为主,因与国际价格连动的原料占比较高,附加值较低,议价能力较弱,90%的升值压力由自己承担。
  服装行业等深加工产品因包含的劳动力价值较多,比较优势明显,其价格比国际同类产品低15%以上,因此议价能力较强,假设通过提高外币标价可以传递40%升值压力。
  毛纺织行业虽然羊毛原料主要靠进口,但因产业链较长,附加值较高,产品的议价能力强于棉纺织而弱于服装,假设毛纺织行业能够通过提高外币标价而传递20%升值压力。
  我们设行业(或企业)能够通过提高外币标价而传递升值压力的部分为议价系数,如棉纺织为10%、毛纺织20%、服装40%。
  出口受损系数与相对受损程度:我们称本币每升值1%,每百元出口收入损失的利润(营业利润)为受损系数。则:
  受损系数=(成本中非贸易品+毛利润)*1%
  为便于计算,设出口价格(销售收入)为100(见表3),通过计算,得出棉纺织、毛纺织和服装行业的出口受损系数分别为0.53、0.52、0.86。由此看出,成本中可贸易品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愈大,受损程度愈轻,二者成反比。
  因议价能力可降低受损程度,且因行业的议价能力不同导致实际受损程度与受损系数产生差异,因此我们设:
  实际受损系数=受损系数*(1-议价系数)
   通过计算,棉纺织、毛纺织和服装行业的出口实际受损系数为0.48、0.42和0.51。由此看出,经议价系数的调整,议价能力强的服装行业受损程度明显降低。
  出口受损系数或实际受损系数,反映了人民币每升值1%,单位出口收入中利润的受损额。但受损系数并没有反映行业(或企业)的出口相对受损程度。即人民币每升值1%,营业利润率下降的百分比。因此设定:
  出口相对受损程度=实际受损系数(或受损系数)/营业利润率%*100
  通过计算,棉纺织、毛纺织和服装行业的相对受损程度分别为15.96%、8.4%和10.3%。即营业利润分别下降15.96%、8.4%和10.3%。由此看出,行业的利润率愈高,出口相对受损程度愈轻。从出口相对受损程度考察,从大到小依次为棉纺织、服装、毛纺织。
  行业全面受损程度:我们对升值后内销产品利润率变化的判断是:理论上计算,因成本中可贸易品的存在,内销产品的利润率应上升。如果动态分析,外销产品利润率的下降必然导致销售的“外转内”,内销的“升值优势”很快消失。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棉纺织、毛纺织、服装的出口依存度分别为20%、27%和60%。通过计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全面受损程度,即行业利润率下降3.19%、2.27%和6.18%。服装行业因出口依存度最高,受损最大。如果动态分析,因棉纺织和毛纺织为服装的上游,服装的出口受损也会向上游传递,最终的结果应该是,服装的受损程度略低于6.18%,而棉纺织和毛纺织略高于3.19%和2.27%。
                              

评分:0